薩利姆對華夏的女性有誤解。
黃金首飾是判斷印度人有錢沒錢的標準之一。
有錢的印度
女人喜歡在身上戴很多黃金。
而大部分華夏人不會將黃金這些貴重飾品都戴在身上。
就算真的買得起很多黃金,也會表現得很低調。
而那一桌的兩名華夏女性,除了耳朵上戴著銀色的飾品,幾乎看不到閃瞎眼睛的黃金飾品。
等待十分鐘左右,丁嬋端上來了兩道菜。
咖哩羊肉以及和一份蔬菜沙拉。
阿哈邁德首先嚐試品嚐咖哩羊肉。
一股濃烈的咖哩味道,在口腔裡開始散發。
在很多人眼中,咖哩是一種調料。
其實咖哩是很多種香料組合而成,包括紅辣椒、姜、丁香、肉桂、茴香、小茴香、莞荽子、芥末、鼠尾草、黑胡椒以及咖哩的主色——薑黃粉等。
島國、泰國、印度都是偏愛咖哩的國家。
但,三個國家對咖哩的理解不同。
泰國咖哩加入了椰漿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偶爾也會加入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因此味道偏酸。
島國咖哩比較溫和,一般不太辣,因為加入了濃縮果泥,所以甜味較重。
而印度咖哩很辣,吃了能讓人“一把鼻涕一把淚”。
阿哈邁德能從咖哩羊肉中品嚐到熟悉的印度咖哩味道。
咖哩的醇香厚重和辛辣在口中混雜,加上羊肉的嫩滑,已經是一種味蕾上的享受。
蔬菜沙拉很好的平衡了咖哩本身的濃烈。
作為印度大廚薩利姆沒那麼好糊弄,先品嚐了一口咖哩羊肉。
又試吃了蔬菜沙拉。
全程幾乎沒有任何反應,吃完了所有的食物。
對薩利姆而言,用印度咖哩烹飪,有關公門前耍大刀的意思。
他對喬智的廚藝也有了初步的判斷。
從咖哩的調製來看,已經達到高階印度廚師的水準。
但距離特級和宗師級別,還是欠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