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旌勝出國之後是為了建設新店。想要對付他,必須要知道他面臨的困難。我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找到最有可能實現突破口的地方,新的餐飲店需要進購大量的食材。
而,舊金山那邊的食材供應商也就那麼幾家,以徐旌勝的性格,不會選最大的那家,會選價效比最高的那家。
曲文斌是這家食材供應商的之一股東。”
“你為什麼確定徐旌勝會選擇價效比,而不會選擇價格高、質量更優的供應商?”宋恆德追問道。
“作為正常人,都希望透過建店,發一筆橫財。徐旌勝也不例外。”
喬智喝了一口茶,潤了下嗓子。
宋恆德繼續問道:“為什麼能確定曲文斌會和我們合作?”
“我調查過曲文斌的發家史。他透過不斷地擠兌合夥人,一步步積攢驚人的財富。”
“你的結論,讓我很震驚。雖然看過有關曲文斌的資料,我很難想像世界上真有這種人存在。”
“為了利益,什麼人都會有。事實不已經證明我的推斷正確了嗎?”
為了弄清楚曲文斌的真實面目,喬智花費了很多心血。
喬智是從他一路發跡的經歷分析出的結論。
曲文斌每一次“搶錢”,操作都很隱蔽。
他是一個投資者,從不參加企業的經營。
而他投資的公司,有一個規律,在一兩年內,便會以經營危機收場。
每次公司破產之後,曲文斌並沒有因此窮困潦倒,反而變得更加有錢了。
喬智透過趙長健的渠道,找到一些關於曲文斌的法律文書。
他曾經多次被告上法庭,理由是涉嫌出賣公司商業機密。
因為證據不足,沒有起訴成功。
基於這些,喬智做出大膽地猜想。
曲文斌很狡猾,加入一家公司之前,便研究這家公司有沒有破綻可以利用。
在進入公司之後,找到公司涉嫌違法或者違規的證據。
再將機密出售給競爭對手,使得公司一下子陷入破產的狀態。
公司雖然垮了,但他的競爭對手,會對曲文斌的投入進行補償,給他一大筆費用。
簡而言之,曲文斌是很聰明的商業間諜。
只是他這個間諜,不服務於任何人。
獨來獨往,身份隱藏得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