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56章

第856章

但,如今武道蕭家第一個站出來舉辦英雄會,同時利用自身影響力強徵農田,大搞土地兼併那一套,武道世家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了。

李塵終於切身體會到了,自己那個便宜老爹李世民為何要如此急切地打壓這些世家大族了。

貞觀五年,李世民下令重修《氏族志》,這是他打壓世家大族的第一步。

實際上,這些世家大族並不是憑空出現的。

自魏晉以來,這些世家大族,就掌握了極大的政治影響力。巔峰時期,“王與馬共天下”,婦孺皆知。

到了唐朝時期,世家大族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大不如前,但實力依舊不可小覷。

在普通大眾中,士族和門閥的觀念深入人心。與這些傳統世家大族相比,皇族都是小門小戶。皇家公主要嫁入這樣的世家大族,都要被嫌棄門第不夠。

一代雄主李世民自然不能容忍這樣的情形存在。除了社會觀念和影響不好之外,最為重要的是,這樣的勢力必然成為重振皇權的阻礙。

從魏晉到唐朝,士族勢力和皇權此消彼長。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勢力和豪強把持的地方勢力無法很好地相容,世家大族還能影響皇權的歸屬和走向。

打壓士族力量,就成了任何一位頭腦清醒的皇帝必須處理的問題。

修改《士族志》,是排斥舊士族第一槍,打擊門第觀點。

後世的唐高宗又因為世家大族自恃門第高貴,對求取女兒的人家索要鉅額財物,因此下令七姓十一家之間不得互相通婚。但世家大族寧可把女兒養成老姑娘,也不願意與寒門小姓結尾姻親。

禁婚反而成了這些世家大族最好的宣傳資料。

這兩次從國家層面出發的打擊世家大族的行動,沒有徹底消滅士族,但對這些家族的衝擊並不小。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夠取得這麼高的社會地位,在於長期用血緣和聯姻把持全國最好的政治資源。

在隋唐以前,世家大族的產生是有很深厚的歷史背景的。

首先,世家大族是書籍的控制者,他們將手中的書籍視為絕對的財富。

在十一世紀印刷術普及之前,書籍還是貴族的所有物。擁有大量藏書的人家,只能是有錢有勢的世家大族。

在那個年代,不是書中自有黃金屋,而是書本就是黃金。

只有名門子弟才能接觸到價格高昂的手寫版本書籍。平民階層的子弟,在文化學習和接受教育上,立馬輸在了起跑線上。

書籍的匱乏,甚至沒有書籍的情況下,平民子弟在學業上就吃了虧。

其次,在官員選拔制度上,世家大族佔據了先天優勢。

在科舉制度以前,進入官場主要是靠人脈。

沒有人脈,就無法出道,更不要說成為高階官員。

在考科舉成為官員選拔途徑之前,歷史上實行過的官員選舉制度主要為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