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院判是太醫院裡品階最高的大夫,平時大多數時候都是隻需要負責皇帝的日常脈案,即便是褚皇后,也只在身子確實有不適,或是孕期才由他診脈。</br>也就是說,吳院判能被派出宮來看望皇后,其實也算是昌文帝給足了面子了。</br>在宮裡一待幾十年的還屹立不倒的,無一不是人精,這位吳御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br>他已經過了耳順的年紀,鬍鬚頭髮全都白了,一進麟趾殿的大門,便十分利落的對著姜妱行了叩拜大禮,被免禮之後也是一副戰戰兢兢恭順無比的樣子,張口就是提皇帝表達對皇后的關切,言辭懇切,態度真誠,別說姜妱,就算是真的褚皇后,面對這樣一個老人,怕是也不好太過挑剔。</br>姜妱給吳院判賜了坐,寒暄了幾句,便道:“難為您這樣的年紀還車馬勞頓來看望我……這一路可還順利?”</br>吳院判恭恭敬敬回答:“回稟娘娘,微臣一路甚是順利,勞娘娘掛懷。”</br>“是麼……”姜妱不置可否地說道。</br>吳院判動了動眼皮,斟酌了一下,方道:“陛下牽掛娘娘的身體,其實早先就有意要派老臣為娘娘診脈,老臣本該四月底就動身離京了,只是……”</br>他的話未說盡就止住了,絲蘿在一旁接道:“究竟出了什麼事?便是再慢,京城到行宮也不過十來天的路程……現下可都要六月了。”</br>“只是臨出宮時卻正好撞上了鄭美人有孕,才三月餘,胎像十分不穩,隨時有滑胎之險,陛下便吩咐老臣多留了幾日……”</br>他話音落下,氣氛便凝成了一片死寂。</br>小皇子夭折,距今也不過四個多月。</br>姜妱是在為喪子的褚皇后嘆息,其他人卻具是在替姜妱不忿。</br>一時沒人說話,最後還是姜妱回過神來,見氣氛尷尬,絲蘿、春藤等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主動開口緩和了氣氛:“那鄭美人可好?皇嗣可平安?”</br>她一開口,語氣平和,吳院判也是鬆了口氣,連忙回答道:“鄭美人母子已經轉危為安。”</br>姜妱臉上便掛上了笑意:“那就好。”</br>吳院判悄悄抬了抬眼皮,瞄了皇后一眼,見她沒有什麼勉強的神色,才道:“那……容老臣為娘娘診脈?”</br>吳院判一把年紀,將近半個月的舟車勞頓,剛剛安頓下還沒喘口氣就要就要工作,必定是皇帝的要求,他確實不容易,姜妱也不為難他,直接伸出手腕,示意可以開始了。</br>吳院判上前來單膝半跪在她身前,將一張絲帕置於姜妱腕上就要診脈,姜妱微皺了眉頭,忍不住問道:“這樣……摸得準麼?”</br>吳院判一愣,有些摸不著頭腦:“這……畢竟男女有別,老臣怎麼能直接觸碰娘娘千金貴體?”</br>姜妱聽了,不禁深吸了一口氣,但是這是大晉一直以來的習慣規矩,她也不好反駁什麼,只得勉強解釋了一句:“好,我只是有些好奇,這隔不隔帕子,究竟有沒有影響。”</br>吳院判聽罷恍然,道:“雖然有些差異,但是影響並不算很大……老臣畢竟行醫數十年,這點經驗還是有的。”</br>等他仔仔細細的把過兩腕脈象後,又看過舌象後,說道:“單從切診看,娘娘的脈象從容和緩,較之前弦緊之相大為好轉,只是兩遲稍沉,仍有虛象。”</br>姜妱有些詫異——這居然真的很中肯,說的都是實話。</br>但是她現在需要的卻並不是這樣的實話,於是姜妱道:“是麼?只是我近來仍然覺得暈眩,做什麼事都沒有力氣,夜裡多夢易醒,還時常盜汗潮熱,又是怎麼回事呢?”</br>吳院判怔了怔:“這……倒是氣陰兩虛的症狀,只是看舌脈,倒不明顯。”他想了想,問道:“江甘奇沒有為您進補麼?飯食進得可香?”、</br>“江太醫很是盡心周到,只是我胃口不佳,進補的食物不太好入口。”</br>吳院判只得道:“那……容老臣與江甘奇探討一下這段時間的脈案。”</br>姜妱同意了,眼看著吳院判已經被春藤引去江甘奇的住處,便招手喚來李穗,低聲吩咐道:“你去悄悄的聽一聽,他們是怎麼說的。”</br>李穗麻利的應了是。</br>江太醫是太醫院中最年輕資歷最淺的一個,他家世簡單,背後也沒有盤根錯節的關係,這才被打發出來跟著皇后一起來到行宮,對於他這樣的年輕人來說,無異於一種變相的流放。</br>但也正因為如此,他目前也無人可靠,一切前程都要靠姜妱來提拔,加之現在家裡人托賴於褚氏照料,人還算可信。</br>李穗雖然行事還稚嫩,但是好就好在腦子天生好使,他回來後一字一字的把兩個太醫的話完完全全的複述了一遍。</br>絲蘿聽罷點了點頭:“江甘奇倒還算聽話。”</br>於是等吳院判出來時,得出的結論就是皇后的身體雖然有了好轉,但仍舊虛弱需要靜養一段時日。</br>姜妱不動聲色的鬆了一口氣,但是面上卻還是要擺出一副很是失望的樣子:“也只能如此了,唉……”</br>怎麼說呢,姜妱一向不太擅長偽裝,這個表情做的有些生硬做作,至少吳院判這種人精就一眼瞧出了她話裡的言不由衷,只是他即便想破腦袋不可能知道姜妱不想回宮的真實理由。</br>最後只得在心裡猜測,原來皇后竟然是這麼傲慢的女子麼?因為和皇帝起了衝突,居然賭氣還能賭現在,未免有些不太明智。</br>但是他同時也不打算管這閒事,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反正皇后確實需要靜養沒錯,而宮中也多得是不希望她回去的人,如此順水推舟,豈不是皆大歡喜。</br>這一茬事情就算結束了,姜妱原本計劃著馬上把吳院判打發走,但是她沒想到大老遠給自己看病的太醫居然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見他風塵僕僕的趕到行宮,也不好意思立即趕人家走了。</br>於是姜妱只得道:“您年紀大了,趕了這麼長時間的路,先歇息兩天再回程吧,若是回頭累病了,豈不是我的過錯麼?”</br>吳院判也正有此意,便從善如流的接受了皇后的好意。</br>*</br>有吳院判在,姜妱就不好明目張膽的做踢毽子之類的遊戲了,畢竟她現在還需要“靜養”。</br>還好她是個習慣了安靜的人,即便是獨個兒待著也不抱怨寂寞。但是絲蘿知道她的老毛病,生怕她一旦靜下來沒事做就要發病,於是想了好半天,終於對姜妱道:“娘娘,奴婢聽說有一班歌舞伎人打城裡路過,不如請他們來行宮表演歌舞?”</br>不等姜妱回答,她便有些不好意思道:“奴婢不常見到這些,上次宮裡排演還是年初的上元宴,您……她帶了冬雪去,奴婢也沒見著,頗為遺憾呢。”</br>她這樣說,姜妱自然同意了。</br>這個差事當然指派給了許致,許致也沒推辭,二話不說就去安排,當天晚上,在主殿乾德殿中,姜妱便讓眾人聚在一起,包括吳院判,都欣賞了一次行宮中難得一見的歌舞。</br>許致很有分寸,這些伎人有男有女,他卻只挑了幾個出挑的女孩子進宮,也是未免引人非議。</br>這些女孩子自然不如宮裡的歌舞坊中的舞姬技藝精湛,但是身材苗條,動作嫻熟,觀賞起來也別有一番趣味,所有人都看得目不轉睛,姜妱壓低了聲音,小聲問絲蘿道:“在你們這裡,是不是不能下臺去與她們共舞?”</br>絲蘿嚇了一跳:“我們做奴婢的自然可以,但您不行,歌舞都是低賤技藝,娛人而已,若真的在旁人面前起舞,豈不是像戲子一般,有**份。”</br>“是這樣……”姜妱若有所思。</br>其實秦晉兩國無論是語言還是風俗都十分相似,畢竟是在兩三代之前還是同一家子的兄弟,又因為兩國的都城都說之前大夏朝的官話,所以姜妱重生到褚皇后身上的起始,幾乎感覺不到兩國的差異。</br>直到待得久了,才慢慢從細微之處瞭解到這到底是兩個不同的國度。</br>秦人善舞,許多達官顯貴都能歌善舞,不僅僅是陶冶情操,更習慣在人前演奏表現,有些喜歡錶現自己的人湊在一起還要互相比鬥,但是在晉國,這似乎就是相當卑賤的事。</br>他們分明看也能欣賞舞蹈,卻拒絕承認這也是一項樂人樂己的遊戲。</br>絲蘿見她沉默,又補充道:“不過只要不是公開做這個的話,其實也沒有這麼嚴格,私底下有不少貴女會專門學習歌舞,以便於將來……”</br>她向姜妱使了個眼色,將聲音壓得極低:“閨房之中取悅夫君……她進宮之前,教導她規矩的女官其實也讓她學了幾支舞蹈……只是身份擺在那裡,尚且沒有用武之地。”</br>“我明白了。”姜妱道:“學習可以,就是不能在非常正式的場合跳,是不是?”</br>絲蘿點點頭,想到她是秦國人,可能不習慣這樣的風氣,便道:“若您喜歡,就叫春藤或者夏梔去向他們學幾支,到時候咱們私下裡排演,再教給您,只要不大張旗鼓,沒人會說什麼的。”</br>姜妱搖搖頭:“我倒不必了,你們要是想,倒是可以去學。”</br>絲蘿笑了:“您若是想看,我們學一百支舞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