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掏的東西多了。
感覺到身旁有人,他抬起頭看到小姑姑說道。
“可不可以把那個東西給我看看?”
小姑姑眼裡充滿了驚喜,眼睛直勾勾地盯在趙雄的手上。
他低下頭,手裡面正拿著一塊計時的秒錶!
這是中學時代體育老師用的這一種,他立馬站了起來遞給小姑姑。
大康朝人是怎麼看時間的他沒怎麼留意,反正他手上戴的機械錶。
在韓莊鎮裡有巡夜梆子聲,大多數大康老百姓,數屬邦梆子聲一般也就夠用了。
白天鎮裡面的老百姓看鎮裡面的鼓樓,上面有日晷和漏刻把一晝夜劃分為12個時辰,一個時辰是兩小時。
日晷最小的刻度合今天15分鐘,所以古人管15分鐘叫一刻或一刻鐘。
因此在古代,十二時辰就是一晝夜,每個時辰八刻鐘。
韓莊鎮的日晷是利用太陽來測時的,在沒有太陽的時候陰天和雨天就不好用了。
趙雄問過人了,韓莊鎮這裡一個多月都是陰天,而且北風越刮越大,氣溫越來越涼。
厚厚的雲層,根本就沒有日晷的發揮作用,韓莊鎮裡面打更人用的是,銅壺滴漏,長見識了。
在明朝的時候,義大利傳教士將自鳴鐘作為禮物獻給了皇帝,鐘錶開始進入了中國。
大康朝上層貴族現在流行,精美的懷錶。
他老媽也給了他一塊琺琅彩懷錶,他也懶得戴就放在書房裡做古董。
不過趙雄這個貨習慣看手機,不是因為電子產品帶不出來,他一定不會用幾十塊錢的機械手錶。
因為在前世剛工作時,他用第1個月的工資加上積蓄買了塊浪琴手錶,結果剛戴了幾天就在抓,小偷的過程中拜拜了。
那可是7000多塊錢啊!
心疼的趙雄一晚上都睡不著,這個記憶分外憂心啊!
自此以後他在港口上班,從來都不戴手錶,有人送的手錶他都送人了或者放在抽屜裡。
小姑姑帶個小乞丐在京城逃地匆忙,她最喜歡的琺琅彩懷錶遺忘在小乞丐家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