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趙雄這樣一說,幾個人嚇得面如土色,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再也不敢做聲。
為首的那個人大漢喊道:“大人,我們並不是流民,我們是,濟寧衛銅山島衛城的軍匠。
永平元年衛城搬遷,指揮不需要我們了。
我們這有爹生沒爹養的軍匠們就留到了這裡,好在這裡還有兩畝薄田,還有魚打,苟且偷生啊!
請大人放了我們吧!”
後面跪了,忙不時地磕頭,其狀可憐。
趙雄在書房裡看過,《大康軍戶編制總要》,知道大康朝的軍戶編制是沿用前朝的編制,只不過增加了一些編制而已。
衛城的軍匠,也是按百戶,總旗,小旗的編制。
所以,趙雄也知道,按照制度,軍匠是世役的,和軍戶一樣,子孫承業,不得脫籍改業。
首的那個人並沒有比旁的匠人過得好一點。
大冷的天氣,穿得破破爛爛,凍得,哆哆嗦嗦。
“喔,你倒是孔武有力,好像是打鐵的。
你在衛城是什麼官職?”
趙雄很有興趣地問道。
“小人姓王,是軍匠中的小旗,祖上傳下來,一直都是打鐵的。”
趙小驢聽到,撇了撇嘴,小聲說道:“打鐵的小旗,還混得那麼慘,簡直給鐵匠丟臉。”
王小旗苦笑得也不出聲。
對著趙小驢看一看,露出羨慕的表情。
這時趙小驢穿著一身嶄新綠色軍大衣,頭上戴了一頂雷鋒帽,腳上蹬著一雙黑色的軍靴。
在王小旗眼中,要比,衛城千戶的家丁身上穿得還要好,一身行頭,並不是很臃腫,很有點家丁精銳的味道。
他接著回過頭看向趙雄。
他知道,在這群人群當中,氣場最大的就是趙雄了,一定是個做官的。
站在趙兄身後的劉同勳動了惻隱之心。
畢竟,銅山島衛城的軍匠原則上,還是他便宜老爹,濟寧衛指揮使劉玉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