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蜿蜒而上,確實不太好走。
三臺牛車慢慢地爬行,其間淌過一條亂石嶙峋的溪流,又經過兩段險峻的山坡。
直到一個時辰後,趙雄才看到堵在兩山拗口間的那面石牆。
這面石牆是大理石鑿成的。
不算高,也就一丈出頭,長約五十步,正卡在兩山之間,將山上的唯一通道嚴嚴實實地擋住。
趙雄下了馬,走上天來仔細瞧著側面石牆,又走了幾步,竟然側面有一條道路可以透過牛車。
這是古代工匠的障眼法啊!
隊伍過了石牆,趙雄看到左手邊的懸崖下,是一個寨子,寨子建立時肯定是經過精心挑選。
廢棄的山寨隔了一片沼澤,有一個幾十戶的淺夫村。
劉勝牽的馬指著,山底下的淺夫村說道:“大人,那便是我家了!”
趙雄用望遠鏡看了一會兒,劉勝家裡面所在的淺夫村,地理位置極好。
淺夫村修建在一片河網之中。
東、南、北,上面全部都是有小河,河兩邊栽得密密麻麻的榆樹,桑樹,柳樹。
周邊河流都是深挖過的,水很急,水很深,壩壘得很高很高。
就算現在是枯水期都是一片稀泥巴沼澤地。
沒有吊橋是很難透過的。
村裡水利溝渠完善,水塘也蓄滿了水,雖然現在是枯水期,但已經種下了冬小麥,依然可以用水塘裡的水澆灌。
要想冬小麥收穫以後,養活淺夫村的民眾還是綽綽有餘的。
也問過劉勝的父親劉二,他知道劉二沒那個水平,淺夫村裡有高人指點啊!
隊伍過了石牆,裡面有用木頭建的塔樓已經殘破得都垮了個屁了。
塔樓的下面撐著一些木架木欄,開了一扇門,這是已經荒廢的軍塞後門。
趙雄牽著馬走過到破敗不堪的門,看了看兩邊的山壁,幾乎垂直向上,高達十餘丈。
山頂似乎還有一些殘存的木屋。
一座簡陋的軍寨,除了石牆之外,沒有什麼看得上眼的屋舍,除了那條山頂留下來的溪流。
趙雄暗自點了點頭,也不知當年是誰修建的這座軍寨。
就這個地勢,只要放上一隊兵,就能死死卡住進山的通道。
外面來上再多的敵人也絲毫不懼。
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