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可渾身散發鋒芒,確實讓人不敢直視,看來此人就是朱儁無疑。
看著正在捧書入神的朱儁,李惠義深吸一口氣,跟隨曹操進入屋內。
聽聞腳步聲,朱儁放下書籍,揮手打斷二人行禮,站起道:“孟德,這位就是李惠義?”
曹操恭敬道:“回老將軍,正是。”
朱儁點點頭道:“孟德在此休息片刻,老夫與他說幾句話。”
曹操拱手道:“也好,孟德剛好感覺有些疲勞。”
朱雋將目光放著李惠義身上道:“跟老夫來吧。”
話音落下,不待李惠義回答,朱儁自顧走出書房。
沿途之中,兩人毫無對話,氣氛也顯的凝重。
來到一偏靜之所,待李惠義進入屋內,朱儁親自關上房門。
雙眼直視李惠義片刻,朱儁方才緩緩問道:“此詩可是你親手做的?”
李惠義不亢不卑道:“是,此乃在下一生追求,可惜投門無路。”
朱儁面無表情道:“好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孟德已經跟老夫說過了,伯喈也在朝上多次向陛下舉薦,只是有人多次阻攔,你可知道?”
李惠義道:“蔡老曾講過一二,所以在下想拜朱將軍為師。”
朱儁搖搖頭道:“你的文采雖然出眾,但行軍打戰,不是兒戲,更不是紙上談兵。”
李惠義道:“是不是紙上談兵,朱將軍試之一二,不就清楚。”
朱儁點頭道:“好,剛老夫用了紙上談兵一詞,那你覺得長平之戰,趙括當如何用兵,方有機會打敗白起?”
嗯,這個後世曾議論不一的題,沒想到會被朱儁拿來考驗自己。
李惠義思考一會道:“長平之戰,趙國國庫糧草已無多少,而廉頗之所以能久守,皆是以他自身名望,向諸侯借糧。”
“而初入戰場的趙括,並沒有廉頗的優勢,所以他到任,只有儘快結束戰場,方有一線勝利之機。”
“反觀秦國有巴蜀糧倉,可以毫無忌憚的與趙國僵持,所以長平之戰,若不快速結束,趙國必敗無疑。”
“再者趙國經胡騎服射,軍隊就善於速戰速決,趙括選擇並沒有錯,不管換誰,都是一樣結局,只是敗早敗晚而已。”
分析的頭頭是道,朱儁的臉色也好上許多。“那按照你之言,長平之戰就無可翻之點?”
李惠義道:“有,只是成功機率極低,如果是在下領兵,會先挑選精銳之師護自糧道,襲敵糧道,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再分營而立,一營受到攻擊,其餘諸營立刻支援而出,並立下生死軍令,主軍戰死,副將代之,副將戰死,下級將官代之,以此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