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謹打拳的速度並不快,甚至可以說是很慢,落腳走轉,如同趟泥而行,小心翼翼,五指岔開成掌,筋膜拉開,緩緩的退,推,擠,按,揉。
整個身體都是一種似緊非緊,似松非松的狀態,這一鬆一緊之間,葉謹便感覺身上的每一寸肌肉和筋膜都在被抻拉又縮回。
單換掌,雙換掌,轉身掌……等八個拳架一一走了一遍,葉謹感覺傷損的骨骼上傳來陣陣刺痛感便停了下來。
雖然傷勢好了七八成,但還沒有痊癒,行拳還是有些勉強了。
站定之後,葉謹便雙手虛按,長大嘴巴,生吞了口氣,含在嘴裡,使其緩緩沿著脊骨下沉,須臾之後,小腹漸漸鼓脹,繼而傳來微微的震動。
“咕咕咕……”
隨著震動,細微的咕嚕聲傳了出來,就像是拉肚子時,肚子有一股氣在竄動。
片刻之後,葉謹雙手提起過眉,緩緩下按,嘴唇微張。
“呼……”
一口響亮的哨聲傳出。
葉謹緩緩的睜開眼睛。
一個禮拜的練習,葉謹已經漸漸的把握住了釣蟾功的一些竅門。
雖然領悟的不算高深,但是效果卻很明顯,幾日裡葉謹胃口大開,便溺通暢,似是濁氣被排出,雙眼清明,頭腦也照以前清醒了過不少。
筋骨好練,髒髓最難。
尋常人走走跑跑也是鍛鍊筋骨,但是臟腑和骨髓卻是藏在身體之內,想要鍛鍊那是難如登天,只能用藥物滋養。
內家拳之所以叫內家拳,便是能達到鍛鍊內臟骨髓的效果,從根本上改變人的內在構造,所以練習內家拳的人往往都比一般人長壽。
如果常人的根骨體魄是1,外家拳是在這個1 的基礎上,加2,加3,那麼內家拳便是從本質上改變的這個1,讓1變成2,變成3。
簡而言之,外家拳是平地蓋樓,內家拳是先打好地基再蓋樓。
“小佛紙,你這唸的是什麼圓?”
葉謹轉頭便看到了一個推著助行器的老人,約莫六十來歲,乾瘦乾瘦的,嘴有點歪,身子是斜在左邊的靠左腳撐地,右腳墊著腳尖,身後跟著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
老人說話有點含糊,葉謹聽的還挺費勁,不過好在字兒不多,能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