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花了半個小時,終於來到峰頂,雪花飄舞中,一條長達二十餘米的木藤橫亙在一片深淵之上,連著深淵兩邊的山峰,可謂奇險!
飛雪中,對面的山峰,一大片臘梅臨寒盛開,如白雲微卷,欺霜賽雪,在風雪中傲然綻放。
道袍少年走到懸崖邊,山崖下的峽谷在雪中深不見底,卷著凜冽的寒風如冰刀子般,那條枯木藤蔓在風雪中如風中搖絮。
觀其姿勢似乎要跨越過去。
木藤只有腕口大小,哪怕最擅長攀巖探險家,面對這等路,也絕對不敢向前,根本就不可能,要倚仗這一條枯藤過去,簡直是天險。
但就如禪宗三境,看山不是山,有時你親眼所見的東西是虛妄,讓人生了畏懼之心。
只見他腳下一點,便如輕身鴻雁般落在那搖晃的枯藤上,隨著雙腳落下,腳下的枯藤晃盪的更厲害了些,場面看起來極其驚險。
然而,少年腳緊緊粘在枯藤之上,身子隨著枯藤的頻率在深淵中晃盪,卻不動如山。
從物理學方面不難理解,物體的運動是相對的,只要身體協調跟上古藤的晃動頻率,身體便可以保持穩定。但說起來容易,這種強大的身體控制力,常人根本無法做到。
呼嘯風雪在兩座山峰的深淵間狂卷,雪粒打在人臉上略有點刺痛的感覺。
但縱使狂風寒雪,少年卻一步一步踩在枯藤上,往對面山峰輕點而去,勝似閒庭信步。
從高空望去,深淵濃霧中,一人宛若踩在濃霧中,似仙人騰雲駕霧般!
此刻天師府一處梅林中。
梅林中央有一草廬,廬前有一四方亭,亭下有一老人,留著長冠,髮鬚皆白,比那四周的梅花都差不了多少。
慈眉善目,神仙氣質,其腰間掛著老舊的葫蘆,似乎這形象就大打了折扣,卻別有一副放肆不羈的不凡風骨。
老道正摸著一漆木古琴,似乎在緬懷著什麼,神色間看不通透。
另外有一少年,赫然就是剛才那位道袍少年,恭敬的位於一側。
要是有其他天師府道人在場。
必然要驚歎,是什麼樣的存在,可以讓這位天師府大師兄,下一任天師,只能位於一側,在其面前似乎連坐的資格都沒有。
老道望著亭外的霧氣,突然笑了起來:“大世將出!”
“師尊何解?”
張懷仁不懂,卻似乎有心有所感。
“古有青梅煮酒論英雄,今日,咱師徒倆便來一場寒梅作酒話長生!”
話落,老道單手往亭前一朵寒梅虛空一抓,梅花被一股無形之力牽引,徐徐飛進亭中,落在了溫熱的酒罈。
張懷仁頓時眉眼一睜,素來雲淡風輕的臉變得無比震驚。
隔空取物,築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