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打算漢化野利部的打算傳到了李政的義父野利康還有野利部幾個大長老的耳中,當得知李政願意教他們之後,得到了他們的鼎力支援,之所以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這與野利部還有細封部這二部與大隋接壤,深受漢人影響有關,尤其是現在的酋長野利康年輕時候曾經去過大隋的帝都大興城,他在那裡呆了一年多,對漢地繁華富庶甚是嚮往的他深知漢人的厲害,如今自己的義子兼未來的“女婿”要推進漢化,他自然是大力自己支援的.....
為了推廣漢字,更為了漢化野利部,李政拿出了教育界的大殺器,粉筆與黑板還有漢語拼音,於是乎不長的時間裡,就有了以下的場景:
李政拿著教鞭,指著黑板然後念“啊,我,餓......亦,無,語.....”
下面的野利黑之,野利都蘭還有另外一些願意學習的野利部族人也在那裡跟著念“啊,我,餓......亦,無,語.....”
..........
對於李政,野利部上下都認為他是天神和老祖宗禹皇恩賜他們的天選之人,不然沒法解釋李政有那麼多那麼大的本事卻流落在了自己野利部,有李政在,野利部的牲畜成活率遠高於其他七部。
這牲畜多了,財富也就多了是不是?財富多了自然口眾就增加的快不是?也是有李政在,野利部第一個在党項八部裡學會了定居有了初步的城池,原來的党項人建造的房屋以石頭砌房基,以黃土夯為牆,又以土蓋其頂,或者用牛尾及羊毛編織覆蓋房頂,一年換一次,不用磚和瓦建造房屋。
可現在野利氏党項人在李政的指點下,他們開始用磚瓦建造建造房屋,野利部過上了半遊牧半定居的安穩日子,…….可以說正是有李政在,野利部率先踏進了文明的門檻,不長的時間裡李政的威望甚至可以與野利康比肩了.........
“阿蘭,阿爸和大哥他們這是做啥??”看著野利康和野利黑之在那裡拿著羊皮鼓在哪裡跳一種奇怪的舞蹈的時候,李政斯巴達了,這一瘸一拐的是在幹嘛?
“噗......”野利都蘭一下笑了,“還以為阿哥你什麼都懂呢,這是禹步......”
禹步??李政還真不知道,不過有野利都蘭這個小秘書在,一番解釋下,他總算知道了,党項是古羌人和鮮卑人的後代,其中以羌人為主,而大禹被羌人認為是他們的祖先......
至於大禹與羌人的關係,李政卻是知道的,華夏古代的史籍很多記載著大禹這支華夏族與古羌人的關係,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大禹生於西部石紐的說法;到了漢代,正統的文獻多說“禹生西羌”或“禹興西羌”,並在當時的碑銘中有這樣的記載。
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現今的羌族地區多有大禹的傳說和傳說中的大禹的出生地。比如汶川縣綿池鎮、理縣通化鎮、什邡縣就聯坪等地都有“石紐山”、“禹穴”這些古蹟的存在。這是因為漢代人說“禹生廣柔石紐”。
那時的廣柔縣地域很廣,幾乎包括了現在上述各地,加以這一帶從來就是羌人聚居區,羌人崇拜大禹,所以他的傳說與遺蹟就自然遍佈在這一帶羌族地區了,而党項人是古羌人的一支,他們崇拜禹皇也就不奇怪了.......
想到這裡,李政想起了後世有名的漢藏兩大民族都來自於古羌人的著名論斷,在這時代那位鄉下幹部松.贊.幹.布還沒出世,未來的吐蕃還是個小部族,那豈不是說自己可以那這個理論來為自己攫取好處?
說古羌人是漢族的主要源頭是有依據的,在《史記•五帝本紀》裡記載,“黃帝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實際上是黃帝率領著以熊、羆、貔、貅、、虎為圖騰的一些氏族或部落以與炎帝作戰。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摩爾根說:中國古代流行著一種圖騰制度,其後世之姓多由原始社會的圖騰信仰演化而來,如牛、羊、馬等等即是。這在華夏史學界是普遍認可的。
從上面可以知道,古文獻所載炎帝之姜姓,實際上反映出炎帝本是我國遠古時代以“羊”為圖騰的氏族或部落首領。那麼,“姜”字的意義何在?我們認為,姜者羌也。“姜”字之古文字從羊、從女,即象徵女性管理羊群之意;“羌”字之古文則從羊、從人,即好象人跪著一足在擠羊乳為食。華夏著名古文學家高明先生認為:“古文字中從女之字與從人之字往往無別”。
從語音上看,姜與羌今音略有差別,古音無別,均屬見系陽部,大致讀(kan,足見姜與羌確為一字之異構。再從炎帝與羌族的關係來看,一般認為,炎帝氏族本系甘青一帶羌人的一支,“是古羌人氏族部落的宗神”。《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章太炎先生解釋說:“姜姓出於西羌,非西羌出於姜姓”,“羌者,姜也。晉世吐延為羌酋姜聰所殺,以是知羌亦姜姓”。但也有不同的看法,認為“羌”出於“姜”,“姜”反映的是母系氏族社會,“羌”反映的是父系氏族社會。這就進一步說明,姜、羌古為一字,後世才略有歧義。
古羌人誕生在華夏的西部地區,傳說羌族的首領是炎帝。在5000年前,炎帝代領的古羌族與黃帝發生部落戰爭。炎帝戰敗後,兩個部落融合形成了華夏族的雛形。另有少量古羌族在戰敗後,向西、向南遷徙到達後世的甘肅、青海、四川以及重慶一帶。在遷徙過程中,古羌族與當地原住民融合形成了後世的藏、彝,羌等族。可以說藏、彝、羌、漢等等一些民族是有著剪不斷的血緣關係,是兄弟民族。
而党項人是古羌人的一支,既然與漢人是兄弟民族,李政覺得自己漢化他們,然後以此為自己事業的根基和起點也就心安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