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共築未來> 第159章 奧賽博物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9章 奧賽博物館 (1 / 2)

飽飽的吃了一頓中餐,真是舒服,在異國他鄉,能吃到中國的食物,大家都很高興。

“我們中國人真是很了不起啊,走到哪個國家都能看到中餐的身影,中國人的適應能力還真是很強啊!”孟文傑說。

“是啊,我還挺佩服你們中國人的,中國人勤勞、聰明,吃苦耐勞,這些優點是其他民族不具備的,而且頭腦活絡,很會做生意。”艾布納教授說。

“是啊,我們中國人確實是這樣啊,這是人口眾多,競爭激烈,磨練出來的!”

“艾布納教授,我們回去吧,我聽說奧賽博物館也挺不錯的,咱們去參觀一下!”

“好啊,返程的車輛我已經安排好了,我們回去,然後安排在下個週一去參觀奧賽博物館。”

“好!”

夏羽翔團長帶著大家返回塞納河附近的酒店,下一週一,帶著大家去參觀奧賽博物館。

奧賽博物館於1986年12月9日才正式與遊人見面,它的前身是一座廢棄已久的火車站,位於塞納河左岸,與盧浮宮和杜伊勒裡花園隔河相望。

走進奧賽博物館,高大寬敞的拱形頂棚,全部以玻璃覆蓋,採光很好,陽光可要從玻璃天花板上面照射下來,中心走廊呈階梯狀,兩側整齊排列著大大小小的展廳,邊走邊看,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之感。

這座被稱為“歐洲最美的博物館”的藝術宮殿,其腳下的土地曾歷經過無數的變遷。

聽著艾布納教授給大家講述這個博物館的歷史,大家也感慨萬千,在漫長的歲月裡發生了很多事,歲月雖然已經遠去,但是留下的很多物件,都塵封著歷史的記憶。

為了實現全面性的展覽,該館收集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品,其他許多作品來自盧浮宮。建築、雕塑、繪畫、素描、攝影、電影、裝飾藝術都在此完整的展出。

“哇塞,我們來這裡,真是來對了,夏團長,法國真是有很多好東西!”曲麗華讚歎。

“是啊,這座被稱為‘歐洲最美的博物館’名不虛傳,大家今天又眼福了,這可是難得的機會了,大家可要看仔細了!”

艾布納教授介紹說:“這座博物館的前身是一座廢棄已久的火車站,是由建築師維克多·拉盧設計,不僅豐富而且大膽,他主張尊重原有的建築結構,保留了原有的柱子,鑄鐵橫樑以及仿大理石裝潢,建成後新車站的建築風格與對岸盧浮宮和杜樂麗宮花園的高雅格調相互照映。”

“由於科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力火車越來越長,原長138米的車站的站臺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的需求。不得已改為專營郊區火車線路,後來逐漸變成一個無人光顧的空車站,直至被廢棄,這時關於如何利用這座設計精良的火車站,巴黎人提出了不少方案。”

“1986年12月1日,經過近8年的建設,這座煥然一新的乳白色大廈第一次開啟大門迎接四面八方的來訪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