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書?閱☆屋?】,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跪在殿裡的皇太孫巋然不動,原本頗有信心的燕王卻暗道不妙。
他太瞭解皇上的性子了。相信一個人的時候,最好糊弄。可一旦翻了臉,就徹底翻臉無情,心狠手辣。
也不知這摞信裡到底寫了些什麼,竟讓皇上動搖了。
燕王的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半年來,他一直在燕王府裡養傷。傷好了之後,便迫不及待地進宮陪伴皇上。因為太子一直在調養,不能上朝理事,皇太孫又領兵在外。皇上很自然地讓他上朝聽政,還領下了戶部工部的差事。
他不動聲色地拉攏官員培植親信。
一切都很順利。
然而,皇太孫平定叛亂得勝歸來,立刻將他取得的微薄優勢打消的一乾二淨。昨天那場盛大的慶功宴,已經令他嫉恨不已。更沒想到,今天皇太孫就在朝堂上對他重重出擊!
“父皇,兒臣可以對天發誓,從未和安王有過書信來往,更不可能是刺殺一事的主謀。”燕王一臉義憤填膺地張了口:“如果兒臣有半個字假話,兒臣甘受千刀萬剮之極刑!”
燕王信誓旦旦的毒誓,讓皇上的神色為之一緩:“朕又沒說不相信你,發這樣的毒誓做什麼。”
這幾年來下的苦功果然沒有白費。
皇上對他到底還是信任偏寵的。
燕王並未因此就放了心。皇太孫選擇這個時候發難,來勢洶洶,手段不可能就這麼簡單。
果然,就聽皇太孫朗聲道:“皇祖父,孫兒看過這些信,原本也是不信的。不過,安王言之鑿鑿,一口咬定了燕王是主謀。是非黑白,不能只聽信誰的一面之詞。反正安王已經被帶回京城了,不如就召安王上殿來,和燕王當面對質。”
這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事到如今,也顧不得丟人不丟人了。
皇上目光陰沉,冷然道:“好,現在就宣安王上殿!”
……
比起好相貌的太子燕王,安王的形象可就差的遠了。身材肥胖,眼睛不大,看著一臉蠢鈍之相。
也因此,皇上素來不太喜歡這個兒子。等安王成年之後,便打發他去了藩地。
時隔多年未見,安王比年少時更胖了。一路上坐著囚車被押解到京城來,自是乾淨整潔不到哪兒去。目光茫然呆滯,帶著倉惶怯懦之態。
進了金鑾殿後,安王步履有些遲疑緩慢,在皇上面前跪下了:“兒臣見過父皇!”
皇上嫌惡地冷哼一聲,冷冷說道:“朕沒有你這樣的兒子!意圖行刺朕和太子,然後又起兵造~反,朕真沒想到,你竟還有這樣的膽量和野心。”
安王渾身一顫,連連磕頭求饒:“父皇請聽兒臣一言。兒臣所為,都是受燕王慫恿指使啊!兒臣一個人,哪有這樣的膽子。有書信為證,請父皇明鑑!懇請父皇看在父子一場的情分上,饒過兒臣這條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