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大婚,宮裡的皇上皇后各自派了人來,賞賜源源不斷地抬進了燕王府。
婚禮由禮部尚書親自擬定安排,燕王本人無需煩神憂心,甚至不用親自去迎親。只要換上嶄新的喜袍,安然端坐在燕王府的正堂裡,接受眾人的道賀就行了。
皇上日益年邁,一心痴迷丹道,上朝的時間越來越少,朝政也愈發過問的少了。朝廷裡的瑣事大多由東宮太子打理。
當然了,太子殿下長期靜養,不宜勞心勞力。所以,這些事務最終還是落到了皇太孫的頭上。
徐皇后燕王母子在朝中內外的勢力,也絕不容小覷。
徐皇后在後宮一手遮天,眼線遍佈宮中,對皇上的影響力也極大。燕王在朝中接管了戶部之後,勢力也遠勝從前,暗中拉攏黨羽。和平國公府聯姻,意味著燕王的勢力開始蔓延到了軍中。
東宮和燕王母子爭鋒相對之勢已經漸漸呈現。
朝中官員自然也分成了三派。一派以維護正統的太子自居,另一派則明裡暗裡的向燕王投誠。更多的,卻是保持中立的官員。
對這些官員來說,太子一派和燕王一黨都不能開罪,不能兩面討好,裝聾作啞也罷。總之,爭奪儲君皇位是皇室子孫的事,誰是最後的勝利者,他們就擁護誰。
野心勃勃的盧平,不甘庸碌,一心想要從龍之功。早已暗中投靠了燕王。像他這樣的官員,也不在少數。今日基本都親自來登門道賀。
眾人見面,露出一個心照不宣的笑意,輪番送上賀禮,向燕王道喜。
輪到盧平的時候,盧平先送上精心準備的賀禮,然後滔滔不絕地奉上道賀的話。
那盆石榴做的頗為精巧。燕王隨意地看了一眼,然後笑道:“盧大人有心了。這盆石榴,本王很喜歡。”
短短几句話,便讓盧平喜笑顏開,連連拱手道:“微臣也只是聊表心意。能博得殿下青睞,也不枉微臣一片苦心。。”
別看燕王平日裡言行不端一副不正經的樣子,拉攏起人心來,也是頗有親和力的。
盧平送了賀禮之後,被留在正堂裡。
盧泓盧潛兄弟兩個,則被管事領著到了另外一間寬敞的廳堂裡。
待在這裡的,大多是年輕男子。和他們兩個一樣,也是被家中長輩帶來“見世面”的。其中還有幾張熟臉孔,竟是國子監裡的同學。
盧泓立刻領著盧潛上前,和眾人攀談起來。
不知是誰說了句:“公主殿下來了!”
眾人都是一驚,忙轉身行禮。
一陣香風襲來,出現在門口的女子美豔嫵媚風情萬種,正是和他有過兩面之緣的昌平公主。
盧泓隨著眾人一起行禮,心裡卻暗暗皺眉。
這裡都是年輕男子。昌平公主竟然毫不避嫌的就來了……可見那些傳聞,不全是捕風捉影。
盧泓卻不知道,在場的年輕男子在見了昌平公主之後,心裡大多蠢蠢欲動。
先不說昌平公主高貴的身份,就是衝著她的美麗妖嬈,來上一段無需負責的露水姻緣,也是件值得誇耀的美事。
昌平公主嬌笑一聲:“諸位不必多禮,都平身吧!”
目光遙遙地落在盧泓的身上,眼中驟然閃過一絲異樣的亮光。(未完待續。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