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剛過,京城開始下起雨來。不光是京城,聽說南方也一直下雨。接連十幾天的暴雨。讓京郊外的水田淹了不少。
暴雨過後,南方的晉州的河堤被沖毀。晉州百姓流離失所,不少難民入京城逃難。
慶仁帝龍顏大怒,因為晉州的河堤,前幾年剛淹過一次。才修了沒兩年。竟然又決堤?
他大怒之下,派出柳和元當欽差,陳棟協同一起赴晉州。
柳和元陳棟調查回來之後,呈上的奏摺讓慶仁帝的臉都黑了。
工部尚書餘景山,夥同晉州知府,工部侍郎,外加戶部尚書樓洪,兩個人將之前準備給晉州修河堤的銀子貪墨了大半。
晉州為何會失守,皆是因為河堤質量太差。很多地方甚至只用泥沙給填了一下。不過是表面包了一層漿。
現在暴雨突至,晉州失守。百姓上萬言書。要求嚴懲晉州知府及幕後人。
慶仁帝怒火之下,將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全部都抄家查辦。晉州知府甚至沒來得及進京城,直接在當地就處決了。據說晉州知府被問斬那天,晉州百姓拍手稱快。
工部尚書餘景山抄家後,御史柳和元又參了三皇子明恆一本。直指他在晉州一事中,也跟著貪墨了不少的銀兩。
這摺子一上,舉朝譁然。
柳和元自從尹丞相倒了之後,就把自己這條命當成是撿來的。膽子大得很,直言餘景山家中的賬本寫得清清楚楚。曾往明恆府上送過三次銀兩,每次數額巨大。
那賬本記得清楚,每筆銀兩,什麼時候都一清二楚。而明恆完全無法自請清白。
最後只能一個勁的叫冤枉,說他沒收過餘景山的錢,也不知道餘景山為什麼要冤枉他。
慶仁帝氣得很了,直接讓明恆回府閉門思過。
這樣一來,四位臨朝的皇子,兩位都在府上閉門思過。
只剩下了端王明淵,瑞王明弘,還領著差事。
…………
康王,也就是三皇子閉門思過第二天,御史柳和元又上了一本。
“啟奏陛下。前工部尚書餘景山被正法。現今工部無人理事,臣請陛下允許敬王回工部,主持大局。”
眾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