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太子姬驁有弒君弒父之舉,那不是大逆不道,不忠不孝,焉能繼承那至尊之位?
之前在最後時刻,太子姬驁膝行到中了化無奇毒即將身隕的仁尊皇姬隆面前,哀求仁尊皇姬隆的元靈,也正是因為這一點。
若是在徹底魂飛魄散之前,仁尊皇姬隆能夠為此開口說上一句半句,比如是此事與太子無關等等。
這麼多大周貴族在側,就能夠將太子姬驁徹底摘出來,證了清白。
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仁尊皇姬隆竟然沒有發一言,不知道是不願還是不能!
在太子姬驁想來,可能是他父皇在懷疑今天這場刺殺是他姬驁指使的,又或者參與了,畢竟若皇帝被刺,最大的受益者將是太子姬驁!
可是反過來說,如今的太子姬驁完全沒必要啊。
在丞相為首的貴族支援之下,太子姬驁已經獲利了署理國事的權力。
最重要的是,有著百官的支援。
大周的各種事務,最終都是需要百官去做的,有了百官的支援,太子姬驁的權力會更大,獨黨乾坤和登基都是遲早的事情,腦子進水了才會這麼做。
太子姬驁的第一反應,覺的這是他幾個兄弟的手段。
見他晉位太子,又獲利署理國事之權,才行刺父皇。
但是轉念就被他否決了,老四跟老七,沒這個能力。
若能真有刺殺父皇的能力,那還不如來殺了他這個太子。
不過,此時太子姬驁已經沒時間去考慮真兇誰了。
他得渡過一劫。
若渡不過這一劫,一個弒君弒父的罪名,就能夠讓他萬劫不復。
舉目四顧,太子姬驁立時就奔向了大周貴族之首丞相聞綱。
此時的丞相聞綱,亦是臉色蒼白,幾乎是萎頓在地。
“丞相,你要為孤證明,孤絕對沒有謀害父皇,這是賊人的奸計,賊人一石數鳥的奸計!”太子姬驁說道。
因為仁尊皇姬隆之死,丞相聞綱是眼冒金星,心慌氣亂。
方才這短短一瞬間,丞相聞綱已經將這件事梳理了個差不多。
似乎是有了百官逼宮,請太子監國事,才有了罪已詔,有了罪已詔,才有了仁尊皇姬隆的出宮,才給了刺殺者以機會,才導致了仁尊皇姬隆被刺身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