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在葉真的策劃些戰場,一共有三個。
一個是大隴山戰場,二是華谷軍城,也即東征軍主力大營,三是三和城。
東征軍主力大營主守,三和城方向主傷。
主攻三和城的,是黃劍與劉起,還有兩位大周的神王聖祭。
主守東征軍主力大營的,是東陽司辰。
指揮造化境的戰鬥,無論是古鐵旗還是賀期都沒有任何經驗,也沒有能力。
東陽司辰是最合適的人選。
按於仲文的安排,東陽家的那位開國權祭,也留守在華谷軍城,留守華谷軍城的神王聖祭,有四位,參戰的神將過百,神人聖祭過千。
三和城方向,成功端了魔族的主力大營,斬殺魔族的精銳超過五十萬,沒有俘虜。
斬殺魔族留守主營的骨魔神王一位,神將六位,神人聖祭三十餘位。
大周隕落神將聖祭兩位,神人聖祭十四位。
皆是魔族神將神人絕境之下,或捨身、或同歸於盡造成的。
相比之下,華谷軍城的戰場,就更加慘烈了。
大勝。
但也是慘勝!
此戰,魔族只有兩位神王,大周有四位神王聖祭,大隴山戰場的承壓,換來了華谷軍城的穩妥。
兩位魔族神王,均力拼至死。
大週四位神王聖祭,有三位被魔族神王拼傷,短暫失去戰力,大周的優勢縮小。
造化神將與造化神人之間的戰鬥,大戰僅有不多的優勢勝出。
華谷軍城戰場上,共斬殺魔族造化神將五十七位,魔族造化神人八百餘人,而大周,亦隕落神王聖祭三十八位,隕落神人聖祭三百餘位。
兩軍其餘隕落道境數目無算。
三和城戰場與華谷軍城戰場最終獲勝。
哪怕這種獲勝以大隴山戰場吸引了大魔族大部分火力、承受了魔族最強戰力的戰果,依舊有著幾分慘勝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