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有了應對之策,讓洛邑的人心安定不少。
屬於大周帝國統轄的軍隊,是無兵可派了。
但是大周有封地的貴族一直都有著擁有軍隊的權力。
像封爵最高的議政親王,是可以擁有一個軍團四十萬大軍的。
只是平素仁尊皇姫隆想要指揮這些議政親王本就頗難,更別提是指揮他們麾下的大軍了。
這一次,不知道仁尊皇姫隆是怎麼說服巽親王姫瞊的,讓巽親王姫瞊出動了。
其實話又說回來,雖然大周有封地的貴族們擁有軍隊,但要想調動這些軍隊,是極其麻煩的。
千人以上的軍隊調動,不經報備,就可以論以謀反!
像巽親王等議政親王雖然麾下擁有一個軍團四十萬大軍的兵力,但是平素也只能龜縮在封地,不得踏出封地一步,就是偶爾去檢閱一下,也要去報備。
如今可以拉出去練一練,又不一樣了。
同時這種統轄周邊州郡部隊的機會,也是擴大權力的一個機會。
一場大戰打下來,恐怕周邊州郡就會成為這些皇子和議政親王的親信。
可以預見,一旦巽親王姫瞊得勝歸來,那麼巽親王姫瞊將會一躍成為大周最有權勢的議政親王。
四皇子姫淵與七皇子姫淵想通了一點,也是欣然領命,開始集結軍隊準備出發。
而桓王姫驁,按大周律,雖然還不是儲君,但卻必須留在洛邑,以備不測。
這是皇長子的權力,其它人羨慕不來。
反倒是桓王姫驁,倒是也想帶兵出去,機會難得啊!
做完這些佈置,入侵的外敵都有了應對之策,仁尊皇姫隆又下了一道聖旨。
命令玉州、松州、南州、吳州、棷州這些被外敵入侵的州郡周邊的州郡,儘量的將府庫內的資財、糧草、軍械物資向著洛邑周邊重要州郡轉運,以備不測,以免資敵!
這個聖旨一出,洛邑上下也是交口稱讚,各個稱讚明君歸來。
洛邑上空的籠罩的陰雲,似乎消散了大半。
皇宮中,仁尊皇姫隆與出使密使失敗的歸來的大國師宇真,再次促膝密議。
這一次,連剛剛就任沒多久的內監大總管童德海,也被趕了出去,讓童德海一臉委屈的守在了東來閣門口。
什麼時候,在皇帝面前,大國師比他這個內監大總管還要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