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邑乾坤殿內,相比於三日一次的小朝會,十日一次的大朝會就要相對冷清很多。
當然,並不是群臣無事可奏,三日一次的小朝會,是真正的在處理政事,尤其是這段時間來戰事四起,需要朝會公議的事情數不勝數。
相比之下,十日一次的大朝會,由於涉及到的朝臣面太廣太多,更像是一種儀式。
要知道,十日一次的大朝會,參會的朝臣最少的都有兩千人,這還是洛邑許多貴族沒有參加的情況下。
要是全部參加,三四千人都沒有任何問題。
幾千人聚在一起的大朝會,真要拿來議事,那就跟菜市場一樣,別說是議事了,頭都能夠吵炸了。
所以,十日一次的大朝會,一般只宣佈一些重大決定和封賞,以及一些影響特別重大的朝事商議。
例如議立太子一事,就是在十日一次的大朝會上公佈。
但並不是當場議立,而是公佈之後,讓群臣回去上各上奏摺意見,讓仁尊皇姬隆聽取。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十日一次的大朝會都很短,尤其是政事繁忙的情況下。
大朝會結束之後,各部重臣、主管官員都要另遷去東來閣現場議事呢。
今天的大朝會,也是如此。
仁尊皇姬隆在頒了幾道不輕不重的封賞聖旨,還有對前線陣亡將士的撫卹聖旨之後,便算是結束了。
侍立的魚朝恩便振起了公鴨嗓子,“陛下有旨,群臣有事奏對,無事退朝!”
正常情況下,這一聲過後,這大朝會就過去了。
重臣們沒有哪個會閒得無聊在大朝會議決大事,那是跟自己找不自在。
就算真有,那也是在朝會之後單找找仁尊皇姬隆回奏。
就在仁尊皇姬隆起身、屁股都抬了起來要走的時候,御除之下左首第二排第一位的祖神殿大首祭柏相,突然間走出了班列。
“陛下,臣柏相有本啟奏!”
仁尊皇姬隆有些愕然的盯了一眼魚朝恩,按秘監匯總上來的情報,祖神殿最近應該沒什麼大事啊。
不過,大首祭柏相開口了,仁尊皇姬隆就必須得給面子聽著,“柏大首祭有本啟奏?准奏!”仁尊皇姬隆的屁股又重新坐回了御座。
“陛下,今有北海都督葉真轉交的急奏一封,言道四海龍廷已然與魔族開始接觸,四海龍廷的龍族,有參戰之患。並由此推斷,魔族可能聯絡之前被我大周征服的諸天外族,有可能會發生諸天外族響應魔族號召,圍攻我大周......”
從大首祭柏相開口的那一剎那起,仁尊皇姬隆的臉色跟心情都變得極度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