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買買買直到下午兩點,周鵬首先撐不住了:“媽媽,我餓……”
找地方吃東西。
歧江邊有間挺有歷史的酒樓,正好離步行街不遠,大家大包小包地進去,幸好還有個大圓桌,不然還真坐不下這麼多人。
這還是周蜜重生以來第一次和家人來喝茶,心裡很感慨,也不管能不能吃完,把覺得好吃的都點了一份。
除了周蜜岑錦開和梁松,其餘人都是第一次來茶樓喝茶,不免有些拘謹,特別是周金梅,緊張得手腳都不知道往哪放。
梁松教她分辨那些碗碗碟碟的各自作用:“這個小的玻璃杯子一般是用來喝酒,喝茶也行,這個白瓷杯我們一般用來喝茶,這個小碗用來喝粥,這個平口碗用來放菜。這個碟子。”
“叫骨碟,用來放骨頭或是別的雜物,到時候服務員過來,端起骨碟就能清理,不用再抹一遍桌子。”
周金梅學得虛心,頻頻點頭,在梁松的解說下,很快明白了每個碗碟的用法。
服務員拎來一壺開水,岑錦開挨個給大家燙餐具,燙好餐具不久,點的東西開始陸續上桌。
最先上來的是紅衣米腸,一份紅衣米腸共有三條,被切成了短短的十二段,他們人多,一人一段就沒了。
紅衣米腸裡包了噴香的糯米,吃起來糯糯的香香的,大家吃了還想吃。
但很快被接著上來的蝦餃、糯米雞南瓜糕、芋絲餅等吸引了注意力,這些小點心量都不多,上來一份,眨眼就沒了,好在茶樓點心種類很多,十來個人吃了將近一百種點心和小吃,最後又點了四五鍋艇仔粥,吃完了才算飽。
周之光去結賬,花了足足五六百塊。
1999年的五六百塊堪比後世的三四千塊了,周之光雖然現在不太缺錢,但一頓就吃了五六百塊,還是很肉疼的。
他不敢告訴李英,不然李英晚上非睡不著。
吃飽喝足,打道回府,回到家已經下午六點,大家都累得不想動了,紛紛去睡覺。
周蜜這一睡就到了晚上十點,廳外有聲音傳進來,肚子也咕地叫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