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重山在蘇佑剛念出前兩句時,已感心中澎湃激盪。當聽完完整的詞句,無法控制的巨震動容,滿臉呆滯。感覺身心似被狂風颳過,像從困擾已久的某種束縛和羈絆中掙脫出來,而能任意馳騁的無比暢快。
他本就是才華橫溢的文人學子,否則也不能成為太學殿學士,自然能感受到這首詞帶給他的震撼,明白這首詞是多麼驚豔。他無法想象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夥能寫出這般華麗、深厚、豁達的絕世好詞。
良久,他依舊低迴不已,喃喃道:“好詞啊,好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他感覺這首詞就是為他量身定造,有深深的代入感,心境也豁然開朗。心情平和後,再次回味這首詞,他知道這是一首全新的詞牌,從未得聞,如譜成新曲,必傳頌於世。他竟生出為此詞譜曲的迫切想法,好多年沒有這種衝動、興奮的感覺了。
蘇佑也喜歡詩詞,他最喜歡的詞的代表人物首推他的本家蘇軾。所以在思考用什麼詞時,他第一時間想到蘇軾的這首定風波。他只是想找首詞來開導孫重山,卻不知道他隨手丟下的一首詞對孫重山的衝擊是何等劇烈,讓孫重山生出要將他拉入仕途的強烈想法。
楊嬋離開學堂笑容就多了,想是不用聽課了,看來得想個辦法讓她改變厭學的態度。她現在也不叫哥哥,就你你我我的稱呼。
回到宅院,兩人向母親問好,一起聊天,他叫來侍從去商樓膳房點來幾個菜餚,與她們一起用晚膳,像一家人一樣吃的開開心心。母親沈燕萍不時露出歡喜的笑容,臉上發著光,像一下子年輕了幾歲。楊嬋感受到家庭的溫馨,不再向他吝嗇笑容,一家人至此其樂融融。
蘇佑打算過幾日與她們說搬回他的宅子,將這套宅院退回肖健。論環境和景色,還是他的宅子更勝。
蘇佑此時心態已不同,心魔消除後,他感覺精神透澈無垢,元氣更加凝練。但感覺是感覺,他不知道如何突破金火元氣。
思忖半晌,他認為煉器有助於神元的錘鍊和提升,即有股立刻去煉製天馬流星劍的衝動,到時送給馬千里,用來還他的贈丹情義。
他決定今晚就開始煉劍。與楊嬋來到他的住宅,找出那幅更精緻的天馬劍圖,再次檢查確定不需要更改,在心中溫習一遍煉器手法,他已有足夠的信心能獨自完成。
楊嬋確不想回家,而要跟著蘇佑,他只好將楊嬋帶去器造坊。路上,他趁機勸說楊嬋要堅持學習,告訴她學習雖然苦,但會對她以後有極大的幫助。見楊嬋也不回應,像是沒聽見一樣。心想得慢慢來,先讓她對學習產生興趣,他到是想有空也去學堂授課,去發掘楊嬋適合的領域。
晚上器坊一般都有人在做工,現今萬刃的器具訂單非常多,已經是三班倒了。器造坊也有人在加班。蘇佑現在手上除了冶煉坊,其他都在有序開工,而且他也不認為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放心地將工作交給信任的手下。他所學的知識告訴他,管理者必須從具體事務中脫身出來,而扮演一個以培養階層管理者,中層決策者的領導角色,更關注於發展的領域、目標、方向等。當然為了產品保密工作,他目前重要的事情還得自己親自抓。
他們來到器造坊一間獨立的小煉器工坊,叫來兩個認識的器士打下手。在楊嬋興奮又好奇的目光下,蘇佑開始選材。他選了最好的精鐵,鉻金屬是不要想了,總樓居然也沒有,可見之前找到的兩塊都是巧合。可能白雲鎮和黃金分樓的兩塊是出自同一個礦區,否則為什麼總樓的材料庫都沒有?他已提醒孫天澤少爺去查,如果能找到出處就好了,這種珍稀金屬,當然收集到越多越好。
器造坊的器士平時也經常上手煉製器具,能熟練操作所有煉器工序。蘇佑在兩人協助下,開始打製劍坯。精鐵純度很高,他此時神元具足,親自上手仍遊刃有餘,但兩個器士交替換手揮動大鐵錘,累的滿頭大汗,三人才將精鐵錘開啟。稍事休息,他們再合力反覆鍛打,去蕪存菁,天馬劍坯終見刃形。
其間,他的神識能輕鬆檢視整個劍坯的內部結構,使劍坯在反覆鍛打中變得表面平整、薄厚均勻、曲直精準......。他知道再好的精鐵,如果內部結構歪歪扭扭,厚薄不一,受力就不均勻,其強度、硬度就要大打折扣。
使用時如被擊中薄弱處,會有折損斷裂的風險。就如砌牆,如每塊磚都排列整齊劃一,緊密有序,穩固性就高,才能經受超強的衝擊而不破。
他的神識高度集中,滲進金屬內部,感應其中原子的排列,從最微觀處檢驗劍坯的鍛打成果,他就知道他的技藝比上次煉造小白刃時強多了,他自知比別人優勝的地方,透過原子結構原理讓他能輕鬆掌控別人需要千錘百煉才能掌握的技藝,正是因為他掌握了規則。
感覺神識真的強大了,有種歷經風雨見彩虹後的陽剛,能破除一切阻礙,信心持續攀升,他再次觸控到那層壁壘。他即感激孫重山,也感謝那個找他麻煩的姚郡主,讓他心靈經歷洗滌,消除了心魔。
他已不怪那位在對他出手的郡主,只是奇怪她為何找自己麻煩?想來下次見面會知道答案。他對三番兩次找他麻煩的鏡月司確極為不爽,他不確定是鏡月司查案查到他,還是屠三鎮針對他。
疊打結束。在他極微觀的視覺探測下,劍坯鍛造完成後的內部空間鉅細無遺,其內以蜂巢晶格狀結構整齊劃一的呈現,最挑剔的人也挑不出一絲缺陷。精鐵原子以蜂窩陣排列,環環相扣。蘇佑志得意滿自己能在如此短時間內高效完成劍坯的製作工序,兩器士則乍舌中,不由懷疑劍坯的品階。
蘇佑發現一旁的楊嬋看的津津有味,就向她解釋,也是說給兩位煉器士聽。如何用神識檢視劍內狀態,如何鑑定劍材的每個角落是否勻稱均衡;淬火是否貫穿到劍坯的每個層次;又是如何以元氣感受內部是否流暢無阻?來判斷劍坯某處是否還存在小瑕疵、缺陷或者隱患。務必做到從外到內,完美無瑕。
這是他從白鶴煉丹吸取到的教訓。即使有超強的實力、絕世藥材、獨家秘方,如果出現某個微小的瑕疵,最終也會功虧一饋,白白浪費了上好的材料。
他突然知道,他已經是能煉出靈器的煉器宗師了。他不需要經過千百回煉器來提升技藝、積累經驗,只是依科學的原理,就一躍成為器宗。即使天馬流星劍還未煉造完成,他已經知道自己具備這個實力,正是有了十足信心。
當劍與元氣契合無缺,元氣透過劍身幾乎沒有阻滯,能毫無損耗的釋放出去。即是劍成為身體部分的延伸,劍神相和,此時可稱為靈器。靈器,器可通靈,通神也。
他想起了姬長風曾經向器徒們講授的煉器知識,當時對他有很大的啟發。可說是姬長風將他帶入門,所以他一直稱姬長風為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