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都是在各個位面的夾縫裡面,比如說冰位面、軟泥位面、灰燼位面、岩漿位面、煙位面、輻射位面、礦石位面、閃電位面、蒸汽位面等等。
其中最稀有最難遇到的是礦石位面。
不過在這種火元素位面和土元素位面交界的地方,最常見的便是岩漿位面。
史蒂芬直接穿過空間裂縫。
很快一個奇特的空間便出現在眼前,這個位面的環境兩極分化,左邊是延綿不絕的火山,滾燙的岩漿不斷從其中噴湧而出,來自火元素位面散發的能量不斷融化岩石,而右邊則是一望無際的山嶽,層層如鱗的地表是由不斷融化冷卻的岩漿構成的,地面有許多奇異的石柱,遠處甚至可以看到活動的土元素。
“嗯。”
“這裡不錯!可以開工了!”
史蒂芬觀察了一下地形,隨後加持法術挑選了一個地方開始工作。
這裡的熔岩元素不少,大部分在交界點的岩漿河附近活動,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硫磺味,一些地表甚至可以看到冷卻的黑曜石。史蒂芬這次要收集的材料很多,硫磺礦、黑曜石、火山岩(玄武岩)、方解石都是其中需求量很大的一部分。
如果是在火元素位面的話,那麼礦物的產量會少很多,絕大部分都是灰燼塊。
但要是在岩漿位面的話,因為靠近土元素位面,在能量的交替和岩漿噴發的過程中,很容易形成比較大的地下礦脈,而且金屬含量比例很高,遠超於物質位面的礦脈。
當然。
這種位面主要的礦物還是銅鐵鉛,偶爾運氣好會遇到大塊的金剛石。
比起在物質位面挖礦,元素位面的礦產資源就要密集很多,史蒂芬剛剛拿出稿子動工挖到地下,便發現了一條儲量豐富的鐵礦脈。不過問題也有一些,那就是地下岩漿層範圍很大,一不小心挖開就有可能湧出大片岩漿,同時地質很容易發生變動,採礦的危險性遠高於物質位面。
史蒂芬也不想在岩漿裡面游泳。
所以採集的大部分都是表層的礦脈,主要還是硫磺、黑曜石、火山岩等等,金屬礦稍微收集了一部分,他還意外的發現了一枚拳頭大小的純淨紅寶石。
半天的時間很快過去。
史蒂芬將自己需要的材料收集了不少,途中也遇到了一些危險,但卻並不是來自於元素生命的襲擊,而是腳下突然噴發的岩漿。幸好他身上的防護法術就沒有停過,要不然被岩漿洗個澡可就不好玩了。
元素位面還是太危險了。
除非是有能力佔據一個地方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否則都不太適合長期呆在這活動。
史蒂芬在消耗了大概三分之一的法力時便停止採集礦物,在這裡他必須時刻加持元素防護,因為危險的敵人太多還必須預留出來應付突發情況的法力。
“嗯。可以動手抓兩隻岩漿元素了。”
他將視線投向了遠方的岩漿河,在那裡遊蕩著土元素和火元素的集合體,完全由岩漿構成的元素生命。它們的等級同樣是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和元素長老,史蒂芬的目標是超大型岩漿元素,所以待會兒動起手來可能還有點小麻煩。
奴役元素生命通常情況下都是先將它們打個半死,然後再將奴役契約烙印到它們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