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黃六爺嘴角一僵,臉上的笑容瞬間消散了大半,只剩一抹皮笑肉不笑的複雜神情。
這小子,莫非真是個妖孽?
藏得這麼深的心思,竟然被一個小小稚童,眨眼間就給參透了。
見到黃六爺陡然色變,陳平心裡就像是喝了蔗漿蜜水一樣甜。
果然就像自己猜測的那樣,黃六爺最想要的,並不只是在那塊石碑上燒錄姓名。
他的野心不止於此。
而是要狠狠地借一次王縣令的虎皮。
羊質虎皮,見草則悅。
若是黃六爺剛從縣衙裡出去,便直接去勸說其他商人,說幾句“奉縣尊之命”云云,趁著風聲不穩,給自己牟些福利,再順便給對家有意打壓。
那麼本來就身家優渥的黃六爺,只需略施手腳,就能坐上永順縣商人中的第一把交椅。
商人多逐利,他們並不會過多埋怨黃六爺,而且如果他們自己得了這般權勢,也必然會有所動作。
而這“仗勢欺人”的髒水,自然是在暗中潑到王縣令身上。
只要王縣令不主動出面解釋,那在其他人心目中,他就是黃六爺的靠山。
以後若是遇到麻煩事,黃六爺藉此一聲招呼,其他商賈顧著王縣令的威嚴,不得不行個方便。
這還只是針對商人,更多的是黃六爺想要藉著王縣令的名,來唬住那位黃縣丞。
只要黃縣丞被唬住了,黃六爺的安全就得到了最大的保障,還可以減少給縣丞的供奉。
可謂是藉此除了自己的一塊長久心病。
而黃縣丞那等心機深沉之輩,有可能被黃六爺的狐假虎威矇住嗎。
陳平覺得,極有可能!
並非黃縣丞心智單純,而是對此無從求證,更不可能找來王縣令當面質詢。
況且若是他們真的在暗地裡有所勾結,王縣令又豈會大大方方的承認。
黃六爺明面上受過王縣令驅使,又為捐款修路鞍前馬後,立下汗馬功勞,誰敢質疑他不是縣令的人。
這般細密如蛛網的心思,陳平也是在葉老的提醒下,按照有罪推論,才一點點抽絲剝繭得來的。
可眼前這位黃六爺,竟然能夠在先前那麼短的時間裡,就挖出這麼一個大坑,對機會的嗅覺如此敏銳,著實讓人驚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