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周邊風景,張雲轉過身來,對著眾人正色道
“根據偵察營最新報告,周邊鬼子駐軍開始密集偵察我河口周邊部隊。
總部判斷,關東軍鬼子應該是剛剛獲知我們部隊動向,但也必然會迅速調兵前來堵截我們。
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應變作戰準備。
李團長,目前各部隊集結情況如何了?”
按照原定計劃,李雲龍率領坦克團、騎兵團、3縱部隊作為出擊先頭部隊最先抵達河谷,並增援前線偵察營等部隊,突破鬼子河谷防線。
雖然由於鬼子奇怪的失誤,使得己方毫無阻礙的透過河谷,但3縱仍然是最先抵達的主力部隊。
李大團長雖然平日裡嘻嘻哈哈,但關鍵時候卻十分嚴肅正經。
他朗聲答道“司令,根據參謀們的最新匯總,目前我新一團抵達7800餘人、野戰3團抵達9200餘人、野戰九團抵達6500餘人、坦克團抵達4400餘人、騎兵團抵達4200餘人。
重灌備方面,各類坦克抵達580輛、裝甲車抵達98輛、各類火炮抵達1022門,防空炮也到了140餘門。
雖然集結情況不算太好,但也暫時足夠了。
目前我輜重部隊正在搬運分發提前抵達的彈藥,維修部隊已經開始檢修裝備,其他部隊則是在周邊位置構築陣地。”
張雲微微點頭。
野戰條件下的長途遠征,無疑是對重型裝備可靠性和戰士們體能的一次嚴苛考驗。
兩天兩夜近500公里的土路奔襲,造成大量裝備故障,近半數的的坦克、汽車拋錨在路上,無法按時抵達。
這也使得目前最終抵達的裝備和士兵都不足滿編的一半。
不過這些情況本就在預料情況內,甚至比預想的還要好很多。
畢竟無論t34坦克、斯圖亞特坦克、吉斯5卡車、大10輪卡車等等,都是歷史上經歷過戰爭考驗的高可靠性裝備。
如果是漢斯虎式坦克,只怕早就“全軍覆沒”,全部趴窩在路上了。
況且,正如李大團長所說,暫時也足夠了。
加上提前抵達的偵察營部隊以及已經靠攏過來的抗聯部隊,目前河口位置北線八路軍已經彙集了近4萬部隊,還擁有近600輛坦克和1000門火炮。
這樣的配置,足夠應付可能趕過來的關東軍部隊了。
更不用說後方自家主力部隊仍然源源不斷向著這裡趕來,說不定敵人還沒到,這邊又增加了數萬部隊。
張雲帶著李雲龍、劉長青等人向山下走了幾步,進入了一個隱蔽在樹林裡的剛剛修建好的臨時指揮部,聚在了東四省地圖前。
“李團長,總部判斷敵人應該是剛剛獲知我們部隊抵達的訊息,哪怕鬼子立即動員部署部隊,並以鐵路網運輸到通遼、赤峰,也至少需要七八個小時。
此外,通遼距離此地近240公里、赤峰距離此地也有100餘公里,雖然前方已經修建了路況較好的公路,但鬼子公路運兵也需要大量時間。
因此,鬼子抵達附近至少需要一天時間。
我們要抓住這段關鍵時間,立即搶挖工事,檢修裝備,休整部隊。
為了防止敵人進攻河口,將我後續主力封堵在河谷中,防禦陣地要前移河口至少8公里。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將敵人擋在河口10公里以外區域,後續主力部隊機動就不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