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鬼子輕易佔領東四省之後,為了更好統治廣袤的東北地區和數千萬東北民眾,強化對毛熊方向的防禦部署,鬼子關東軍司令部從旅順先遷往瀋陽,並隨即在民國21年正式遷到了長春。
彼時,鬼子看不上長春城內的低矮建築,同時也為了展現自身工業能力,震懾本地居民,專門撥付經費在長春城內圈地新建了一座司令部。
其主體建築仿照日本名古屋城的天守閣樣式,中央塔樓高達315米,與之前長春低矮建築產生了強烈視覺對比。
樓體呈“卅”字形對稱佈局,簷下雕飾的女兒牆與科林斯柱飾在陽光下投下層層疊疊的陰影,既顯新古典主義的莊重,又融入了俄式木刻楞凹槽的細膩工藝。
此外,建築周邊還環繞著佔地七萬餘平方米的庭院,種植了大量蒼松翠柏和丁香花,構成了幽深靜謐的園林景緻
相比周邊破舊低矮的長春城,關東軍司令部以其恢弘建築與精妙設計,成為城市中一道矛盾而醒目的風景。
如圖,當時的關東軍司令部,現為吉林省省委
毫不誇張的說,這座建築,就是東北數百萬鬼子僑民心中的驕傲,也是他們心中帝國無敵的象徵。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心中無敵的關東軍司令部,此時卻陷入了慌亂之中。
指揮室裡,一片混亂。
眾多參謀們不停溝通著各地駐軍,收集著最新資訊。
時任關東軍司令的梅津美治郎、參謀長笠原幸雄則是滿臉嚴肅的聽取著情報參謀的匯總戰報。
“司令官閣下,我們關東軍航空兵部隊在迎戰八路軍聯合空軍並發現地面異常後,立即向我情報部門示警,並隨後連續發起了高空偵查。
在損失了兩架偵察機後,我們獲得了珍貴的照片影像。
從照片上看,已經有超過160輛坦克和500餘輛卡透過西拉木倫河河谷進去我滿洲地區,而河谷通道中還有數量眾多的裝備正在行進。
我們判斷,有部隊穿過草原並透過西拉木倫河河谷,抵達了我赤峰、通遼地區。”
“可以判斷敵人是誰,以及有多少人麼?”
梅津美治郎臉色難看的問道“敵人的目標是哪裡?”
“從照片上看,大部分抵達河谷東側的裝備都是毛熊t34坦克和吉斯5汽車,少量是漂亮國10輪汽車和斯圖亞特坦克,我們懷疑可能是毛熊部隊……”
情報參謀有些猶豫的說道,“畢竟我們周邊只有毛熊才能擁有這麼多重灌備……”
“你們忘了華北的八路軍了麼!”參謀長笠原幸雄打斷了情報參謀的話,“他們也有大量t34坦克、斯圖亞特坦克和毛熊卡車。”
“可是,華北八路軍距離我們很遠,理論上不可能……”
“毛熊如今正在跟漢斯國鏖戰,理論上更不可能向我開戰。
而且他們部署在外蒙古的部隊距離河谷同樣有300公里距離,而部署在西伯利亞的部隊卻只與我們一江之隔。
如果他們打算向我們開戰,那黑龍江方向不可能毫無動靜!”
笠原幸雄毫不客氣的反駁到,隨即轉過頭來,有些艱難的對著梅津美治郎說道“司令官閣下,我們有麻煩了。
八路軍獨立支隊,攻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