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晰了全域性演化和整體部署後,團級幹部們再看眼前戰局便清晰了很多。
大家也不糾結目前的國際形勢,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到進犯華北的鬼子上來。
“老鬼子們這是腦子被屎包糊住了麼?不去好好的守著城市和要塞,竟然選擇主動出擊。”
老李看著前面的地圖,滿嘴粗話,語含鄙夷,“老話說的好,下山的老虎不如狗。出了城的華北軍,入了關的關東軍,還真不夠咱們打的!”
旁邊的孔捷,一邊聞著他的煙槍,一邊贊同道:“老李這話說的在理,鬼子這次絕對是犯渾了。
之前鬼子守著城市,咱們打鬼子束手束腳,如今鬼子出來了,可就好打多了。”
說罷,他湊在地圖前,細細的瞄著冀中區域。
“不過,我倒是弄不明白,為什麼總部和司令您都判斷鬼子必然要在冀中開戰?”
張雲聞言,笑了笑道:“因為冀中對鬼子來說最合適,且目前的兵力佈局也最貼近。”
說罷,張雲指著地圖道:“細看華北局勢,西側鬼子已經近乎完全失去了對山西的把控,就連大同等地都是苟延殘喘,隨時可能被咱們拿下。鬼子之前吃過虧,必然不可能以60萬之兵再攻平型關、雁門關,以免頓兵雄關之下,被咱們聯合空軍和炮兵重創;
南側,冀南、魯南、淮北等地更不用說。這些區域被我們經營日久,且距離東北及海邊過遠,鬼子後勤補給不暢。鬼子如果貿然以大軍深入其中,很可能被我們截斷後路,聚殲在平原之上。
東側,山東半島的膠東等地以及各個沿海地區,雖然後勤補給方便,還可以發揮海軍力量,是鬼子可用兵之地,但距離我們軍工基地以及冀中冀南等人煙稠密地區太遠,非我們核心控制區域所在。哪怕鬼子大軍拿下這些地區,卻難以重創我軍,改變華北態勢。如今鬼子大本營心焦南線,不可能安排如此多的兵力做這樣的事情。
唯有北側,不僅有港口鐵路方便補給,又有控制在手的城市可做休整,同時冀中地區人口稠密,是我們根據地重點發展的目標,掃蕩這裡可以給與我們較大破壞。
不過,如果僅僅是掃蕩這裡,仍然難以重創我們。總部判斷,鬼子必然是以冀中群眾和我軍部隊為誘餌,吸引我主力在冀中平原上決戰。”
聽到張雲的分析,眾人看著地圖紛紛點頭。
鬼子目前兵力佈置很清晰,目前其大量主力正部署在平漢鐵路、津浦鐵路沿線,如兩個大鉗子般,將冀中地區三面包夾。
一旦鬼子從石門、德州等地出兵,肯定會如兩把大鉗子般向內側擠壓,迅速將整個冀中圍在裡面。
除去防禦城市的部分兵力,至少有40餘萬鬼子部隊可以出擊,完全可以編織成一個細細的漁網,將冀中地區八路軍主力部隊、遊擊部隊、抗日政府、抗日群眾梳理一遍。
當然,八路軍完全可以趁著鬼子尚未合攏的時機,大部隊主動跳出包圍圈,避開鬼子鋒芒。
但冀中地區本就是華北地區的人口稠密區域,數千萬群眾在此生產生活。部隊可以撤離,這數千萬群眾又怎麼可能撤離的走。
考慮到鬼子掃蕩時的毫無人性,一旦主力撤離,只怕冀中地區又是一場人間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