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亮劍:為什麼你的繳獲這麼多> 第988章 迅速發展的章丘基地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88章 迅速發展的章丘基地2 (1 / 2)

正式接手章丘地區並初步瞭解情況後,隨後的一個多月裡,張雲耐下心來,帶領劉長青等人穩步開展著章丘基地的建設。

相比之前建設小王村基地的篳路藍縷,如今大家建設章丘基地已經便捷和輕鬆了很多。

畢竟,如今的張雲已經不是隻有十多個戰士的排長,而是聯合軍分割槽司令、獨立支隊司令、雲煙兵工廠總負責人、聯合倉儲基地總負責人。

粗粗算來,張雲麾下已經有近600萬軍民,近20萬大軍,還擁有著極為專業的施工建設隊伍、軍工專家團隊和龐大的產業工人,以及數目極為龐大的物資儲備。

憑藉著這些品類齊全數量龐大的人才資源,以及近乎海量的繳獲加成物資,章丘的建設就如同快進鍵般,迅速向前躍進。

部隊建設方面,短短一個月內,經過聯合軍分割槽後勤部的配置補充,章丘3支游擊隊不僅人數各自擴充套件到了800人,且直接換裝了嶄新的日式步槍、機槍,裝備了迫擊炮、步兵炮等重灌備,整體裝備水平直追主力部隊。

當地民兵也迅速發展到了4000餘人,且也基本配置了槍支等武器,具備了基本作戰能力。

更難得的是,劉長青還專門調來了部分新兵教導團的教官,直接對這些游擊隊、民兵部隊進行了近一個月的系統性訓練,幫助這些民兵部隊們掌握武器效能、基本戰術動作以及一般作戰技巧,雖說算不上脫胎換骨,但也極大提升了部隊戰鬥力。

同時,張雲還按照總部大擴軍的具體部署,再次招募了約四千新兵,開展了初步的新兵培訓。

而在設施建設方面,整個章丘基地更是日新月異。

在完成了外圍防禦設施建設的基礎上,聯合軍分割槽從陽泉方向調來了大量的專業施工工人,在山區開展了大規模的營地建設。

短短一月間,數以千計的營房拔地而起,聳立在章丘南側的山間,使得跟隨東出山東的部隊戰士們不必再睡在野戰帳篷中。

同時,營地的訓練場、食堂、裝備庫、儲備庫等配套設施以及道路也在逐步完善之中,整個基地建設已經初見雛形。

變化最大的,則是軍工建設方面。

由於缺少近代化工業裝置和優質原材料,之前的章丘軍工基地,其實是當地八路軍部隊結合本地礦產資源和章丘鐵匠的精湛手工技能,以作坊、合作組等各類方式,純手工生產各類裝備和彈藥。

超過3000餘工人分佈在礦石開採、生鐵冶煉、鑄鐵加工、槍管切削等等環節。

這樣的運作模式,雖然方便靈活,因地制宜,但生產效率很低,且各類武器裝備標準不一,裝備通用性不強。

同時,由於缺少合格的槍鋼、炮鋼,原本基地主要以軌道鋼以及自產鋼鐵作為主要生產原料,生產出來的槍支火炮自然耐用性不足,壽命較低,槍管一般打50200發子彈就不得不報廢。相比此時三八大蓋的8000發、加蘭德等步槍的12000發壽命,差距極為明顯。

在充分調研了章丘軍工基地的現狀和問題後,張雲直接從雲煙兵工廠抽調了300餘專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並套現了大量的工業裝置,直接對章丘南側的軍工基地進行了徹底的提升改造,對目前工人進行了數週的技能培訓。

僅僅一個多月時間,在原來章丘基地的原址上,數十座依山而建的簡易廠房拔地而起。之前圍著手工鍋爐打轉的章丘軍工工人們,直接進入技術較為先進的鍋爐電力車間、動力車間、鍛造車間、切削車間、化學車間等等,憑藉著近代化的工業裝置生產槍支和彈藥。

如此一來,在張雲提供關鍵原材料的基礎上,整個軍工基地的整體生產效率極大提升,可以大規模生產步槍、輕機槍、子彈、手榴彈、迫擊炮炮彈等武器。

根據調來的雲煙廠專家們測算,預計章丘軍工基地月產迫擊炮炮彈可達8萬餘、子彈140萬發、手榴彈約2萬餘枚,四一式半自動步槍和輕機槍3000餘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