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亮劍:為什麼你的繳獲這麼多> 第914章 鬼子的“坐困愁城”與美國的“先德後日”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14章 鬼子的“坐困愁城”與美國的“先德後日”2 (2 / 2)

怎麼,難道美國人還想著對鬼子留情麼?

張雲緩緩將手按在地圖上的太平洋上,說道:“從美國人的樸素情感上講,德國人並沒有主動進攻美國,沒有偷襲珍珠港,也沒有佔領美國殖民地,殺害了數以萬計的美國人,反倒是日本不幹人事,主動發起了對美國的戰爭,必然要優先選擇對付日本。

但你們要認清楚,美國製定政策的人,都是唯國家利益和地緣政治優先的精英,看中的是長遠國家利益,同時也精通戰略。

早在日本進攻美國前,美國人就明確了其戰略重點在歐洲,在於保護英國並擊敗德國,確定了先歐後亞、先德後日的策略。

美國人認為,只要擊敗德國,則日本很容易被擊敗,但一旦德國統一歐洲,則必然會成為一個強大的陸權國家,會直接威脅到美英等國的安全。因此在穩住太平洋戰爭局勢後,美國的資源自然會極大向歐洲戰場傾斜。至少1944年以前,美國不會主動在太平洋戰場發動大的戰役。”

劉長青、王部長等人頓時愕然。

所以,鬼子給了美國一個巴掌,但美國人卻不著急報仇,反而要先去打沒怎麼欺負他的德國麼。

果然政治都是複雜的。

張雲心中也暗暗嘆氣。

後世關於美國為什麼制定先歐後亞、先德後日的策略,以及為什麼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仍然堅持該策略,有著各種各樣的解讀和分析。

這裡面原因很複雜。

一方面,德國的工業潛力遠在日本之上。德國佔領西歐以後,人力、物力資源大大超過了日本。1941年底,德國及其盟國和被佔領國的鋼產年產量達到4千萬噸以上,煤達3億多噸,汽車達60多萬輛,武器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而且德國已經開始著手研製原子彈,整體實力遠超日本。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的大城市和大工業生產基地集中在大西洋沿岸,相對地靠近歐洲。如紐約離倫敦只有6000多公里。相反美國的西海岸離亞洲則遠得多,如舊金山經夏威夷到橫濱則達10000多公里。在美國和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德國法西斯的間諜十分活躍;在大西洋上,美國的軍艦和商船經常受到德國潛艇的威脅。美國懼怕德國的入侵遠遠超過對日本的擔心。

此外,也有解釋說,美國奉行的海權論,知道海權的重要性。雖然鬼子海軍不弱,但仍然遠遠不如英國海軍。如今德國一直在和英國作戰,美國擔心一旦英國撐不下去投降德國,則德國立即補齊了海軍短板,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再也難以抵擋。

總之,歐洲歷來是美國的戰略重點,且英國、蘇聯等盟軍巨頭也都因為各自利益認可這個方略,自然就成為美國人堅持的戰略決策。

哪怕中國為此需要多付出千萬人的死傷,美國人也並不在乎。

這就是國際政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