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1年的6月,華北地區風雲激盪。
爆發在太行山周邊的激戰,引起了太平洋兩岸軍民的矚目。
6月1日清晨,聚集在華北的數十萬鬼子陸軍部隊,在經過前期的初步試探和偵察後,正式發起了對涉縣山口、平型關和井陘口防線的猛烈進攻。
24萬精銳的鬼子部隊和約10萬偽軍部隊,幾乎同時對三處突破口動手,協同發起了對太行山根據地的合擊。
在此次進攻中,鬼子陸軍們終於展現出了其鯨吞朝鮮、東南亞,半年間侵佔中國大半精華之地的實力。
眾多來自常設師團的鬼子精銳們,憑藉著列裝的數量眾多的各類火炮,數量不菲的裝甲戰車等等“先進裝備”,對著八路軍防禦陣地發起了猛烈攻擊。
而在此次進攻中,鬼子們所採用的戰術,仍然是“炮兵轟、炮兵轟,炮兵轟完步兵衝”的步炮協同戰術。
這套戰術雖然老套,但確實威力不凡,哪怕歐洲戰場的各國也都在採用。
過去幾年來,也正是憑藉著這套戰術以及接受過嚴格訓練的部隊,幫助他們戰勝了百萬計的中國部隊,擊破了無數的山川防線,侵佔了大量的中國土地。
也是這套戰術,鬼子們之前拿下了平型關,娘子關、涉縣山口等,成功佔領了大部分山西地區。
但這一次,鬼子們卻發現他們踢到了鐵板,直接把腳趾踢腫的那種。
……………………
由於提前預判了鬼子大本營的進攻計劃和進攻方向,八路軍各部隊早已經在三處突破口修築了大量的陣地,還在陣地後方修建了大量的山體工事。
層層疊疊、堅固完善的戰壕工事和山體工事,使得鬼子們引以為傲的炮火很難殺傷陣地內的部隊和山體工事的火炮;
而大量隱蔽在山體工事的八路軍火炮,則是極為快速精準的對鬼子暴露的火炮陣地進行了炮擊反制。
結果,鬼子們發起炮火準備沒多久,沒等前線部隊發起突擊,眾多因為開火暴露的火炮陣地,就受到了八路軍炮群的猛烈覆蓋打擊。
短時間內,鬼子多個火炮陣地被摧毀,眾多火炮被炸燬炸飛,大量炮彈殉爆,部分炮兵被炸死炸傷,整個攻擊節奏都被打亂。
更讓鬼子們感到驚訝和恐懼的,是八路軍炮兵們在壓制了己方火炮後,隨即對準備發起進攻的前線步兵部隊,進行了極為犀利的反準備炮擊。
是的,極為犀利的炮擊。
過去幾個月來,隨著八路軍和美軍交流逐漸增多,軍事技術交流也成為了雙方交流的重點,八路軍炮兵們從美軍同行那裡交流學習了很多有益經驗。
而八路軍炮兵學院的教官們,更是結合美國的優秀做法和張雲司令的提醒建議,進一步完善和鍛鍊了自己的TOT炮擊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