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山不足以成為部隊駐守防禦的掩護和屏障!”
過去兩年多,部隊打慣了陣地戰和山地戰,這些團營級幹部們已經在實戰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心得,因此很快就做出了判斷。
不過,孫陽團長關於向太原北部發展的建議卻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
從地形上看,太原城以及曲陽縣東側都有五臺山的餘脈山落,並與正太軍分割槽控制的壽陽等縣相連,部隊行動和後勤保障可以得到群山的廣泛掩護。
同時,這些山脈又緊挨著太原北側的盆地平原地區,是一塊非常合適開展破襲和繳獲的位置。
太原周邊土地肥沃、廠礦眾多,破襲繳獲數量必然也是可以保障的。
如果正太軍分割槽可以將控制區域擴張到那裡,不僅可以再一次擴大控制區域,增加破襲選擇,還可以對駐守太原的鬼子進行持續的震懾。
當然,太原是山西省會,是山西第一軍駐地所在。面對這樣情況,鬼子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很可能會持續的發動反擊攻勢,與獨立支隊爆發連綿的戰火。
但,這又何嘗不是趁機削弱鬼子的機會。
在能夠保障彈藥和物資供給的情況下,獨立支隊戰士們自然是不怵與鬼子開展連續作戰的。
大家又陸續討論了相關的細節,最後統一下定了決心向北部發展,透過北側山區逐步侵襲太原北部平原,壓縮太原鬼子的控制範圍,並在太原鬼子的反撲中站穩腳跟並慢慢削弱敵人。
………………
帶領著手下的高層幹部以及團營長們慢慢討論出方案後,張雲心裡也鬆了口氣。
憑藉著繳獲加成系統,也憑藉著前世的認知,張雲帶領著獨立支隊慢慢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但隨著部隊越來越多,控制區域越來越多,張雲也逐漸感覺到如履薄冰。
自己的每一個決策都有可能關係到數萬部隊的生死存亡,決定著軍分割槽內近百萬群眾的安危,因此現在的張雲已經不敢輕易憑藉自己後世的那點見識,輕易草率的決定部隊的發展方向。在這個時候,確實需要大家的群策群力。
當然,作為軍分割槽最高軍事指揮官,該乾綱獨斷的還是要及時決斷,畢竟戰場上糟糕的決策是好過沒有決策的。
統一了軍分割槽高層和軍事幹部的共識之後,張雲、劉長青等人又進一步最佳化了自己的規劃報告,然後才鄭重的報給了總部。
………………
幾個小時後。
八路軍總部指揮室裡。
老總等人已經收到了張雲透過電臺發來的報告。
“看樣子這次持續一月的激烈攻防戰,還沒有把張雲同志和正太軍分割槽的底子耗乾淨啊!”
老總看著張雲的報告,有些欣喜的對著周邊的參謀們開玩笑的說道:“要不然,軍分割槽怎麼還有心思把餘力放在控制區域的擴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