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亮劍:為什麼你的繳獲這麼多> 第273章 “友軍”的反共部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3章 “友軍”的反共部署

在老鬼子多田駿佈局“囚籠政策”時,國民政府也沒有閒著,開始了他們反共、限共的積極部署。

在敵後抗日根據地方面,國民政府依託依託其國內統治地位,持續壓制八路軍部隊的發展,頻繁逼迫八路軍將從鬼子手中奪回的政權交付給他們,並限制八路軍部隊的作戰區域。

如山東地區,明明是國民政府自己放棄抵抗,將山東地區全扔給了鬼子,但是等八路軍部隊收復了部分地區政權後,卻要求八路軍部隊撤出,並規定山東縱隊在泰安、徂徠山以西,滕縣以北,津浦路以東活動,限令魯南、膠濟路以北八路軍各支隊在幾天之內開赴指定地點集結。

同時,山東地區國民政府的敵後抗日武裝,提出了“寧偽化,不赤化”,“寧亡於日,不亡於共”,“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等反動口號,並組織“掃馬大隊”、“反列大隊”,持續積極反共親日。很多國民黨士兵轉身投靠鬼子,成為了專打八路軍和霍霍老百姓的偽軍部隊(此後數年仍有不少偽軍部隊一邊領取鬼子津貼,一邊領取國民政府發放的軍餉,然後抗戰勝利後他們轉身又反正變成了國民黨部隊)。

隨後,就是各地國民政府部隊製造蓄意事端。例如,襲擊、殘害黨領導抗日軍民的一系列反共摩擦事件。據統計,1939年6月到12月,國民黨頑固派僅向山東縱隊所屬部隊就進攻90多次,殺害抗日軍民1350多人,扣押抗日干部、戰士近1000人。

在敵後抗日根據地不斷摩擦的同時,國民政府也加強了對邊區的封鎖。

天下第一軍鎮守天水,數十萬人不去前線打仗,卻開始封鎖各個路口,限制糧食、棉花、鐵、布匹、食鹽等必需品貿易進入邊區,扣押、處罰運貨商民,從而實現“困共”、“窮共”的目的。

同時,天下第一軍的軍長還大肆扣押趕赴YA的進步青年,不肯為其效力的青年全部被列為“頑固分子”,並送去西北勞動營勞改。該勞動營最多時扣押和勞改了3000名進步青年……

……………………分割線……………………

國民政府積極反共的時候,盤踞山西的晉綏軍也沒閒著。

他們困守晉西南地區,雖然有近10萬部隊(包括新軍),卻鬥志不足戰心不高,被鬼子第20師團2萬多部隊壓制而動彈不得。

公平的講,晉綏軍在抗戰初期打的很頑強,也取得不錯的戰果,值得可歌可泣。但在幾個月時間損失了90%的兵力,僅剩幾萬人後,晉綏軍基本被打掉了鬥志,之後就不再跟鬼子打硬仗了,反倒是後續打友軍(包括八路軍和中央軍)打的還有模有樣。

雖然戰心全無,但是不得不承認,晉綏軍佔據著晉東南地區,控制著大量從山西通往邊區的要道樞紐,前期八路軍很多人員和物資都是透過這些要道流轉。現在,晉綏軍在上層授意下,持續採取要道封鎖策略,對於八路軍的戰備物資實行零通關政策,強行扣押過路的物資,實實在在給現在缺糧、缺物的八路軍邊區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也幸好晉綏軍對中央軍同樣十分警惕,在後續與八路軍總部的談判下,對部分通道和部分緊迫物資又予以了放行(同時新軍很多都是傾向我黨的,在封鎖上故意留下缺口),這使得八路軍部隊與邊區仍然保持著部分物資交流通道。

為了避免更加惡劣的情況發生,八路軍各部隊、各根據地不得不冒著巨大的犧牲,搭建了數條透過日佔區的地下交通線,以各種地下渠道,實現各根據地與邊區、YA的人員流動和物資流動,也演繹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分割線……………………

就是在這樣風起雲湧、黑雲壓城般的背景下,在鬼子和國民政府正在合流開展物資封鎖的趨勢下,正太軍分割槽這種繳獲巨大,物資豐裕的部隊才顯得格外重要。於是八路軍總部大膽提拔,直接任命張云為正太軍分割槽的司令,其級別甚至超過了大旅長。

面對總部的任命,其實張雲最初是拒絕的,畢竟大旅長像兄長一樣照顧張雲,張雲也不願意讓大旅長感覺難堪。

但是大旅長卻是一個很磊落的人,他走過了太多風雨,見過了太多犧牲,根本不在乎這些。他笑著勸說張雲:“我一直負責在外打仗,對軍分割槽並不熟悉。你過去一年多帶領軍分割槽穩步發展、積蓄物資、發展部隊,取得了如此大的戰果,這個職務非你莫屬。”

“目前鬼子開始了加緊封鎖,部隊戰鬥頻繁,別忘了給我們386旅供應給養就行了!”

於是,在副總參謀長的配合下,在大旅長等人的支援下,張雲成為了八路軍部隊中最年輕的軍分割槽司令,而正太軍分割槽也成為了八路軍部隊中正規軍數量最多的軍分割槽。

在召開完軍分割槽幹部大會後,張雲、大旅長、副總參謀長等人也討論了目前的局勢。

副總參謀長簡單匯總了這些日子的情報,包括鬼子的新動向,中央軍及晉綏軍的持續摩擦等,然後總結道:“如今,我們的鬥爭形式確實不容樂觀,日本鬼子的蓄意封鎖和掃蕩,國民政府、晉綏軍的有意為難,都使得我們現在的處境要比以往要難一些。”

張雲有些慚愧的說道:“此次駐地攻防作戰,我們暴露了太多實力,引起了鬼子和頑固派的警覺。說起來,還是我們拖累了大家。”

大旅長聽完這些,安慰道:“這不怪任何人,要怪就怪我們自己發展太快太好了。”

說道這裡,大旅長有些好笑的說道:“不過我可是早就聽說,你一直未雨綢繆的在儲備物資,光是在和順、遼縣等地,就以軍分割槽的名義建設了好幾個倉庫群,日夜不停的往裡面運輸物資。搞得一些老戰友經常給我發電報,恭喜我發財,要我貼補貼補他們。”

“現在我們都在這裡,你怎麼也得的讓我們去開開眼了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