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賣她挑剩下的海鮮,那邊賣從老家帶回來的山貨。
這邊經濟正是開放之時,隨便賣點什麼都行,算下來倆人比在老家的工資還要高。
練攤沒事兒的時候就跟邊上擺攤的鄰居聊天,都不用刻意打聽,柳蘭在這的事兒全都查了個明明白白。
溪爺聽到這貨給她自己樹的人設之後,差點沒抽成顏面神經失調。
這女人真是...頑強啊。
弄了個這麼坎坷的身份,她不寫真是可惜了人才。
據鄰居說,人家王家的父母一開始對這個女人也是不信任的。
畢竟一個小姑娘隻身一人來到陌生城市,怎麼看都很可疑。
但架不住柳蘭眼力見好,她租王家的下房住,平時手腳極為勤快,把王母養在院子裡的雞鴨伺候的極好,甚至在王母養的母豬下崽時承擔了接生的工作。
王家父母這才對她改變了印象。
不僅如此,隔三差五就做好吃的往人家送,展示她驚人的廚藝。
給王父做了副手工護膝,說是看王父有老寒腿,想盡點心意。
一來二去的,王家上下都被她收得服服帖帖。
附近提起柳蘭,無人不豎大拇指。
更人覺得羨慕的是,柳蘭做生意也很是能吃苦。
她看工地工人中午吃不到順口飯,就弄了個雜魚蓋飯攤,物美價廉,收入不菲。
這種堪稱完美的姑娘,誰都要誇幾句。
據說王家已經在琢磨挑個好日子結婚的事兒了。
說要不是王家奶奶前年剛沒,事兒早就該辦。
溪爺聽完後,第一反應竟是,這王家奶奶...應該是在天有靈,顯靈了吧。
聽完柳蘭的奮鬥史後,溪爺第一反應就是耳熟。
前面那些討好男人和討好男人全家的做法,都是原著用來寫柳蘭討好張家人的,張家人現在不要她了,她換成討好王家人,方法也都是融梗其他書。
但是賣雜魚蓋飯這個操作...這不是融梗溪爺第一本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