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還好,可兩個人卻都是這樣,六毛了解到他們的經歷後,儘管中間明顯還有很多打聽不到的訊息遺漏,可卻單單是他們這兩位前後的差別就能明顯讓人看出來若不是張大富對二人的幫助及教導,就憑他們兩個自身條件又如何能夠走到現在這種地步?
比他們兩個厲害的人多了去了,但卻為啥子他們能夠最終做出了成績,可生活條件比他們好,自身學問比他們強的人最後卻也依舊比不上他們呢?答案很簡單,這不是兩人厲害,而是他們兩人跟對了厲害的人,跟著張大富這個厲害的人才變得很厲害。
而又正是再打聽到這些,六毛才更加堅定了要拜張大富為師的決心。因為只有跟在張大富這樣足夠厲害的人他自己才能夠變得更厲害。
那麼把這樣他們兩個人從難民帶到青年十大高手,從書呆子帶到御膳房首席醫師的張大富做為老師不負責嗎?
當然不會,六毛雖然也一直沒怎麼聯絡張大富,但六毛卻總歸還是張大富的記名弟子,而張大富為人又始終秉承善良為本,否則小六子跟著張大富最後遇到事情卻不會變成了連問都不問他,就開始出手救助王茳玔,這明顯是小六子知道張大富的態度,早已經習慣,變得知道這種事問話根本就是多餘,那麼別的六毛是沒有打聽到什麼,可難道從這裡還不能看出張大富的善良嗎?因此張大富當然是會真心實意地幫助六毛度過眼下的困境了。
其實六毛就有些把張大富,或者把所有人都想的太片面,也太簡單了。
的確很多人,乃至所有人都是自私,都是利益至上的,可每個人自私的同時卻也更無私。
想想看有多少人對於陌生人伸以援手過?算算看有多少人真的跟你斤斤計較過?或許很多人都只記得只有在災難面前才有無私,可事實上朋友,同事,陌生人問你借瓶水,問個路的時候你對他們的給予,這難道就不是無私麼?不要只看到,只記得災難面前的偉大,偉大都是從小開始的。
生活中不是要要求別人的無私,不是要追求別人的無私,而是要無私地去帶動別人無私,而是要無私地去追求別人的無私。
沒有誰是會一直對你一個人保持他的無私,沒有誰是會能夠一直忍受你的自私而對你保持無私。若不先對別人付出你的無私,又如何能夠有資格去要求別人對你付出無私呢?而我們的無私很多時候就是從小開始的,都是正常人,若不是一開始建立了信任,從送問候,到送水,再到送禮物,最後再到送溫暖,世界這麼現實,又如何能夠一開始就能要求別人對你無私,並且還是很大的無私,而對於平常的送瓶水,問個好卻都根本不當回事的呢?
但這就是現實,每個人都在防備別人的自私,每個人都在收斂自己的無私,很多時候別說送瓶水給需要的人,怕就是對他問個好都是不願!
而現實是這樣,就更不用提見慣了現實的六毛了,每天在垃圾堆裡摸滾帶爬,整日為了幾厘幾毛的收益辛苦做工,時刻防備著他人的搶奪,警惕著收購方的壓價,而見慣了這些現實,縱然六毛此刻在遊戲裡有了很大的改變,卻又如何能夠轉變思想,就是覺得一切能夠感情生事,就是認為張大富根本不會不幫助自己這個記名弟子呢?
不,六毛還沒到那個傳說中的境界,他只知道若找人幫忙,那麼不拿出相應的報酬過去,別說是小小的記名弟子,就算是親傳弟子卻又怎樣?弟子再親卻也是他人,生活才是自己的,而生活需要資源,需要大量的資源才能夠生活下去,生活的更好下去。
因此六毛見到張大富本來自己這一路上都將事情給他講了個七七八八了,可來到這裡之後,他卻還是非常仔細地詢問自己,仿若自己剛剛根本沒有對他說任何事情一樣。得了,六毛本來就有這個打算,本來就準備的好請張大富幫忙需要的禮物,現在見到張大富這樣,哪裡還不知道張大富這是在幹什麼,根本就是在提醒自己趕緊拿出禮物出來,否則何至於都知道自己的狀況了,都看到自己如此急切甚至都連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了卻還是要讓自己耐住性子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把事情再講一遍。
不再遲疑地直接開口對張大富說道,師傅,你不是需要大宗師級蜂蜜嗎,我這裡有能夠批次產出大宗師級蜂蜜的東西,而且這個東西不只是能夠批次產出大宗師級蜂蜜,它更是一件神級物品,就是我手中這個水杯裡的靈泉水,效果師傅可以先看下,而這東西我是在雨蜂巢拿出來的,那裡還有很多,但憑我現在的狀況卻是無法給師傅您雙手奉上了,師傅您看?
張大富聽到六毛突然這麼說,卻是一下子明白了,心裡不由嘆道,這六毛也是一個能人啊!
看,張大富是想讓六毛冷靜一下再說,而並不是什麼不想幫助六毛,要六毛拿出報酬才出面幫他,可六毛卻不知道,六毛還以為張大富這一番舉動其實是在提醒求人幫忙不拿出求人幫忙的誠意出來,那麼別人為什麼要去幫你呢?
而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就是缺乏相互之間的溝通,很多時候就是不能夠明白對方到底是在表達什麼意思,這才使得最終的結果也一下子偏離了原有的軌道。
所以溝通很重要,它能夠讓我們彼此清楚對方所想,讓我們知道他在做什麼,但智商更重要,它能夠讓我們彼此明白對方所動,知道他這番舉動到底是在表達什麼。就如六毛若是經常和張大富處在同一位置,就如六毛若是擁有和張大富一樣的智商,又怎麼可能還會做出這等烏龍舉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