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民一眼,林思成又拿起放大鏡:“你先別急!”
關興民的眼睛“噌”的一亮:“你們看錯了?”
林思成搖搖頭:“有可能,但可能性極低,我想說的是,邏輯不對:既然是真品,何必要偽造成假的?”
不講邏輯的案子多了去了,市鑑一年能碰到上百起。
黯然長嘆,關興民還了抱著點最後的希望:“會不會是偽造者走眼了,沒看出來這是真品……”
但說到一半,他又頓住:既便是,也和案情的關係不大。因為東西如果是真品,就不存在詐騙一說。
繼而,案子該翻還得翻,他該負的責任少不了一點!
王齊志想了一下,也搖了搖頭。
看貼鏽的手法,可謂老煉至極,擺明是行家。所以,憑器形、款識、材質、工藝,就能斷個七八成:銅爐為真品。
反正不可能走眼。
但正如林思成所言:為什麼要把真的偽造成假的?
幾人緊皺眉頭,冥思苦想,但想了好久,也沒想出個所以然。
總不能是,為了逗人玩?
除非腦了有坑:這可是好幾百萬的東西……
腦子裡天馬行空,林思成無意識的摩砂著銅爐。隨著一陣“簌簌”的輕響,幾星綠鏽落到了檯布上。
林思成把手伸到另一邊,再繼續磨,但殊無動靜。
因為這半邊是真鏽,當然磨不下來。
他心中一動,把銅爐託在掌心,先瞄了一眼:內壁膛鏽層完整,但顏色綠中顯藍,標準的水合鏽層。
簡而言之,也是後粘上去的。
但怪的是,沒有任何掉鏽的痕跡,再用指甲摳:嘖,粘的不是一般的牢。
那為什麼外面粘那麼松,甚至於一敲就掉?
感覺像是……生怕行家認不出來?
林思成又拿起手電和放大鏡,仔仔細細的看,越看,眼睛越亮。
許久,他直起腰來,指了指比較光亮的,也就是他之前鑑的那半邊:“關主任,你們之前鑑定、檢測,是不是就是以這半邊的鏽層為樣本?”
關興民不假思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