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三年的八月,天氣仍是十分炎熱,只在夜晚時分,才能感到涼意如水。
長安宮外,一列一列的御林軍神情肅穆,沿路把守著入宮要道。
月光之下,一匹駿馬遠遠趕來,馬上之人似已來不及下馬通報,手中舉著一面玉牌,高聲嘶喊著:“西北捷報!捷報!讓開!”
守門的衛士剛收起長戟向兩旁岔開,便覺得那信差縱馬“呼”的一下向前衝出十數尺,直向皇宮內奔去。
規則的馬蹄聲踏碎了禁宮的寧靜,直到唐太宗平日理政的御便殿前那騎馬之人才猛的一勒。
這馬匹一路狂奔,本已筋疲力盡,忽然被勒住,頓時前蹄高舉,一陣長嘶之後倒斃。
那人躍下馬來急忙向殿內跑去,被兩個當值的太監攔下,那人正要發怒,卻聽裡面一個沉穩中卻透著激動的男聲道:“讓他進來!”
兩個太監急忙閃開,那人進入門裡立刻跪下磕頭道:“吾皇萬歲!”
受拜之人站在龍書案後,一襲黃色團龍袍,三綹長鬚,面色十分沉穩,眼中卻透露出急切的神色。
此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中原戰事雖已結束,但西北邊境卻不穩定,特別是東突厥一直都是大唐的心腹之患,他每日每夜都在焦急的盼望著捷報傳來。
李世民重新坐回龍椅之上,沉聲道:“快講!”
專差道:“代國公大破突厥,斬首萬餘級,俘虜十萬,逃亡的頡利被生擒,已在押往長安的途中!”
李世民眼神一亮,興奮道:“藥師果然不負朕所望!”
專差又道:“唐儉大人、安修仁將軍聯名有密摺送上!”說罷從胸口掏出一封書信頂在頭上。
旁邊的太監快步將書信呈上,李世民一愣,將信件迅速拆開,抽出信瓤仔細看了起來,他的目光慢慢掃到了信尾,眉頭也越皺越深,握著信的手也越來越緊,似乎要將這信件揉搓成一個紙團一般。
半晌,李世民才擺了擺手道:“你下去吧,替朕帶來這般捷報,朕稍後自有封賞!”
專差叩頭謝恩而去,李世民重又將那信件展開,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啟奏陛下,微臣二人探知虯髯客在代國公李靖軍中,據密探探知,虯髯客現為東南海千里之外扶餘國國主。代國公手握兵權,與之交好,陛下不可不防。臣唐儉,安修仁叩。”
“他回來了,可惜……”
御便殿中燈火通明,李世民的臉上卻似乎籠罩著著一團陰影,眼神時而銳利時而黯淡。
思慮半晌,李世民才招了招手,一個太監躬身快步走近,李世民沉聲道:“傳,鴻臚寺少卿。”
此時,代國公府上李靖的書齋中,一個美豔的宮裝麗人正對著房門處的一名男子,神情驚喜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