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大唐劍歌> 第四十二回 凝思百難論沙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二回 凝思百難論沙場 (2 / 2)

唐慕道:“這個自然。”便將自己從身上這堆破爛裡掙脫了出來,林劍瀾一看不禁啞然失笑,道:“唐兄也不嫌熱。”原來唐慕甚是注重潔淨,那爛衣服下面仍是規規矩矩穿著素白衫,道:“林公既然自己來了最好不過,我手邊也實在找不到特別信得過的人送信。回長安之前,我已派了得力的干將先行去各個王府打探了一番,自己回來後又一一拜訪過,據他們回報和我自己觀察所得,並沒有林公猜測之事。還有些偏僻之地的,他們就更不必說了,連有些牽扯都會讓他們心驚膽戰、惴惴不安。”

林劍瀾沉吟道:“這就怪了……洛陽你的府邸唐兄可去過麼?”

唐慕道:“那四位兄弟平日與我同吃同住,應該不會。”

林劍瀾道:“事到如今,不得不多做考慮,能確保最好,若是連你都打探不出來,想必城府極深,以後恐怕是唐兄的勁敵。”

唐慕頓了一下,道:“若真是弟兄有這等人,我只會高興,雖然手段我不贊同,然而畢竟李家後代還有幾個有血性的人。對了,林公請跟我來。”

林劍瀾跟著他走了一會兒,卻是一處書房,看書房擺設不禁小吃了一驚,旁邊書冊滿地都是,凌亂之至,正則是一個沙盤,凝神望去上面密密麻麻,不同顏色的小旗插在其上,雖然粗糙,卻也能看出南方一處湖泊附近幾座城郭,俱被藍色旗插滿,另有紅色旗零星分佈在藍旗周圍,而周邊稍遠的地方有些黃色旗,雖然數量不多,卻呈包圍之勢,黃旗最密集的地方則是長安洛陽一帶。

林劍瀾怔道:“這……”

唐慕略微一笑,道:“這便是現今的太湖情勢。藍色旗便是袁行健所領的叛軍,數量龐大,然而戰力有限,但是卻有個官兵無論如何也比不了的優點。”

林劍瀾道:“官兵死傷,便要從別的地方徵調,路途甚遠,而他們卻是打到哪兒都可就地招人補充軍力。”見唐慕點了點頭,林劍瀾又道:“還有一點,便是袁行健,我想唐兄應對此人並不陌生,韜武略,更兼武功超群,有他統領,即便民兵的戰力只有八成,他卻能發揮出十成來。”

唐慕道:“還不止這些,你可注意到這些零星紅旗了麼?”

林劍瀾道:“若我所料不錯,黃旗代表官兵,這紅旗,恐怕就是江湖力量。”

唐慕道:“先祖開國,也沒少從綠林之借力,很多開國功臣原就是江湖人,只是此一時彼一時,一旦建國,這原本幫助了自己的力量卻又為自己所忌憚,你們都說我祖母建立禦寇司不好,其實是冤枉了她,禦寇司早在開朝之初便有了,只是那時行事低調,並不在江湖出名罷了。到了我祖母臨朝,自不要說外面,就是京畿周邊都有很多心有不滿之人,禦寇司這時才派上了用場,慢慢又廣招高手,才弄到今天這個地步。”

林劍瀾聽他說起原來禦寇司是唐朝的開國皇帝所創,心大不以為然,看唐慕倒也能實話實說,似乎也頗不贊同,頓時對他好感又多了幾分,又聽唐慕道:“現如今這局勢,紅旗雖少,卻是戰力最強,也最為可怕,據我所知,除了匡義幫、少林寺、蜀山,倒有大多數摻合了進來,江湖人良莠不齊,我只怕他們其未必有多少人是真正存著為民請命的心思。”

林劍瀾道:“幸而唐兄在丐幫,若是丐幫也加了進來,那才叫糟糕。”

唐慕笑而不語,又將長安洛陽一帶的黃旗盡數拔出,都插在江南一帶,方抬頭道:“過不了幾日,恐怕就會變成這樣。”

林劍瀾道:“朝廷到底還是決意派兵了麼?只是居然在帝都附近能聚集這許多兵團,倒是我未曾想到。”

唐慕道:“說來也巧,只是因為與突厥和親,大軍只得暫時撤離邊境,這許多將士,無論安置在哪一道,恐怕都不合適。再說突厥人野蠻狡詐,常常言而無信,若是他們突然反悔,我們沒有應變恐怕又會措手不及,因此大軍尚不能分遣各道。”

林劍瀾道:“如果可能,當真不希望這三股力量匯戰江南。只是事已至此,我總覺得,憑我二人之力,已經無力挽回了。”

唐慕嘆道:“但盡人事吧。說起來還有個更巧的事情,帶兵之人,便是當年徐敬業起事之時,李孝逸將軍的副將,只可惜……”

林劍瀾知道他心同情可惜李孝逸後來因這場大功勞被武姓猜忌誹謗,幾經謫貶流放,最後老死異鄉。然而飛鳥盡,良弓藏,他日後也未必便不是如此,只點了點頭,暗道:“義軍勢如破竹,雖有傷損,卻不減銳氣,朝廷此刻派兵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說服朝廷不出兵顯然萬萬不能,那紅旗力量的掌控之人,恐怕便是韋前輩,我又怎好去勸說他?”想來想去,竟只能再去見袁行健,只是當日已經不歡而散,能說服成功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

唐慕見他沉吟不語,道:“也罷,我與林公再去趟洛陽如何?是與不是,好歹最後再確定一次,然後便要視情況而定,或許祖母會派我隨軍督戰,或許在後方負責籌集糧草,林公已經盡力,無論結果如何我只有感激的心思。”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