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們痴呆的樣子,楊風不覺好笑。
這些人別看做了半輩子的娛樂行業,實際上在觀念和想法上,都落後了。
他們都是做著最基礎的找劇本、找導演、找團隊,然後大家就稀裡糊塗的開始做電影。
電影做得好不好,在票房出來前,在口碑出來前,在獎項頒發之前,他們都不知道。
他們不懂得用科學來分析這些娛樂圈的事業。
電腦的大資料,是根據許多個專案,許多的因素,進行了綜合性的比較,才會最後得出一個合理的結論。
人的眼睛可以騙人,但是資料永遠不會。
在許多資料都可以具體數字化的時候,那麼這些分析就非常有用了,它可以讓一個不是影視圈的人,都能很快的掌握核心的內容。
楊風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
他之前根據大資料來分析《七號房的禮物》,經過了數十次的精密推算和演練,調看了各種資料,就知道《七號房的禮物》一定能紅火。
只是沒想到,《七號房的禮物》比他的大資料結果,都還要紅火許多。
這就更加堅定了他運用大資料來製作電影的決心。
楊風很有信心,他將為整個娛樂圈,帶來一個顛覆性的改變!
否則他也不會這麼匆匆忙忙的進入娛樂圈了。
原本楊風是認為,自己會再過幾年,再多看看想想,然後才以絕對的優勢進入。
“可是,這樣一來的話……”柯安邦沒有反對,不過他提出了一些疑問:“請這麼多的明星,製作費用一定是很高的!可能整體會超過1億!而要是加上宣傳什麼的,1.5億都可能打不住。為了一部文藝片,付出這麼多,萬一……”
“你別光是想不好的嘛,你怎麼不想一想《七號房的禮物》?”楊風笑著揮手道,“他們的製作費用可是更高,宣傳費用更是高!《我們的時代》比起《七號房的禮物》是要差不少,但咱們的這些費用不也降低了好幾倍嗎?”
頓了頓,楊風道:“朱梅導演是我很喜歡的導演,如果能請到她來執導,那是再好不過!對於她的劇組,我們要求都可以答應,也要懂得放權嘛,這樣才能拍出好的電影。”
得!
您還想要找朱梅啊?
這可開銷又要增加許多了!
傳說中,朱梅和她的團隊,這一次在《七號房的禮物》裡面,可是總共拿了1億的分紅啊!
如今要請她過來,憑藉人家的咖位,少了3000萬以上,您敢提嗎?
況且這並不是只給朱梅團隊3000萬的事情,依照朱梅的性格和認真,她絕對不能忍受一部電影自己就要了3000萬,然後剩下一兩千萬來拍電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