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對廖石說了謊。
其實劇組的人,包括水青山,包括沈歡在內,都沒有說什麼“價高者得”。
可是朱梅自己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明明只需要300萬左右,就能拍《情書》的,朱梅還用自己的名譽和眼光做了擔保,可最後廖石都沒有答應。
從那一刻開始,在朱梅心中的那個豪爽大方的廖師兄,就再也不存在了。
哪怕是她之前安慰大家,說廖石給了她下一部的拍攝計劃,她怎麼都可以翻身,這話也是假的。
《情書》這部電影,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她都不會再和廖石合作。
哦,倒也不是那麼的絕對,只是說以後她拍電影,誰給的條件好,那麼就和誰合作,廖石這邊就當於是一個普通的合作者而已。
如今《情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成功,朱梅已經從二線的導演,一躍成為了準一線的導演。
只等《情書》在國內和日.韓取得了應有的好票房,朱梅就會成為真真正正的一線導演,僅次於五大導演的那個等級。
到時候只有幾大電影公司爭著和她合作的,根本就不會有別人還拒絕這位大導演的。
因此朱梅有了足夠的本錢,直接拒絕了廖石丟擲來的橄欖枝。
早知我今日富貴,當時怎能如此對我?
此時朱梅非常慶幸,自己雖然有過動搖,但大部分的時間都堅持認為,《情書》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所以才支撐著去了太極國。
此次此刻她要做的,就是讓《情書》在全國上映,在日.韓上映,去獲取它本來應該獲得的勝利果實!
廖石肯定不是第一個找上門的,在太極國的時候,山海網和雲星娛樂,以及幾家二流的電影公司,都聯絡過朱梅。
可當時她惦記著最後的大獎,想要再等等。
現在大獎已經到手,而且是史無前例的幾項大獎一起得到,朱梅肯定就要看條件,然後儘快定下來了。
《情書》再怎麼的火爆,也有一個時間,過了這段時間,效果一定會差很多。
說起來好笑,廖石雖然說了半天,但根本沒有說出一個實際的條件來,只是強調師兄不會虧待師妹,實際上沒有什麼用處。
目前來看,三大電影公司給出的條件都差不多。
都是以1000張銀幕的總數上映,其中70%都在一二線城市,如果第一週票房超過了5000萬人民幣,那麼第二週就會再增加500張二三線城市的銀幕。
1500張的銀幕數量,在所有的文藝片歷史上,都能排到前十了。
而且他們給的分成比例也有誠意,是總票房的35%38%。
平時製片方的總票房分成不過33%左右,如今發行方讓出了25個百分點,就是一個很大的利益。
要是賣到了1億的話,也就多出來好幾百萬的分成。
朱梅知道,這其實就是三大電影公司的套路,他們有一個具體的對應制度,什麼等級的電影就對應什麼樣的分成合作模式。
現在給《情書》的,恐怕就是僅次於郝鶴導演的文藝片標準了。
而他們的運作實力和宣傳能力,肯定不是二線電影公司能比的。
哪怕玄武電影就是二線第一,它也比不上三大電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