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金國滅遼國的兩場關鍵戰役 年頭的達魯噶城戰役、年尾的護步答岡戰役 這兩戰奠定了金國滅亡遼國的基礎
但自己既然穿越到了這個時代 真的要讓遼國被金國滅亡嗎 西門慶有些不甘心啊
曾幾何時 西門慶也對遼國佔據了燕雲十六州而耿耿於懷 暗暗切齒 欲圖之而後快 但對這個國家瞭解得越深 他的心中就越加為這個國家感嘆不已
首先遼國給西門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個“信”字 自從宋朝和遼國結成澶淵之盟後的一百餘年 兩國之間再沒有大的戰爭 雖然彼此都在打草谷搶掠 邊民朝不保兮 但至少國與國之間不再有波及全民的戰爭之苦
不容易呀 一百多年沒有撕破臉皮打仗 對一個必須維持其侵略性的遊牧民族來說 能守護住這一份信義真的很值得讚許
第二個令西門慶歎為觀止的是遼國的文化 遼國以馬上立國 本身也是粗鄙無文的部族 但建國後努力汲取中原文化 幾乎有後來上之勢 遼國使臣出使到宋朝 整個大宋朝廷中 然尋不出一個能夠完美接待而不損國體之人
當然 這種情形並不是國家的羞恥 而正說明了這個朝廷的 中原藏龍臥虎 也不知有多少英傑之士 怎會輸給了遼人 只恨黃鐘譭棄 瓦釜雷鳴 奸佞盈朝 小人得道 所以才在外交上落下了這種學生難倒老師的天大笑話
但是即使有的制度做為藉口 卻也不能否認敵國文化昌明的事實 一個博學的遼人 換上漢人衣冠 廁身於中原 實與漢人無異 文化是一條看不見的血脈 當雙方都能感覺到對方血脈的共鳴時 那種古老宿怨帶來的仇恨 就變得很淡很淡了
西門慶想要趁金國崛起、遼國衰亡之際 取回燕雲故地 但他也不想看到一個昌盛的文明就此斷送於金國那種野蠻的文明破壞者之手
金滅遼的戰役 前後打了十一年 金兵以遼國做磨刀石 越打兵鋒越利 破遼後只用了兩年時間 就滅亡了北宋 但是 既然現在有這麼一個西門慶立於梁山 歷史還會依然固執於原來的走向嗎
不會 一定不會 因為 本公子不允許啊
向著這一片長山闊水 西門慶陡然間仰天長嘯 嘯聲清越 迴盪在山水之間 盡顯卓犖不凡之氣
我要存我心中的遼國 保我在意的大宋
一個民族最勢不可擋的時候 就是其崛起的時候 但是 我是一定要擋擋看的
長嘯聲一收 西門慶眼望北方 目光轉厲
當西門慶極目北望之時 晁蓋正與宋江對談
本來這個時候正是晁蓋雷打不動讀佛經的時候 凡人不理 但晁蓋是個念舊的人 宋三郎到底是相交了多年的老兄弟 不見誰也不能不見他
泡起一壺好茶 坐於禪室之中 注目茶煙嫋嫋 與故友作傾心之談 真是令人俗慮頓消 晁蓋心曠神怡之餘 又不禁念起西門慶的好來 正是因為西門慶的善政 梁山商業日漸發達 縱是年關 亦多商家逐利 所以自己才能喝得上這爽口的新茶
宋江卻在心底感嘆:“這天王哥哥卻把先時的英雄氣慨徹底的消磨了 換做從前 他哪裡會花恁多的工夫來泡這些沒滋沒味兒的茶湯 可見西門慶那廝不是好人 派他師兄拿本佛經來蠱惑人心 其意不善 ”
煽著銅爐水雲 晁蓋問道:“三郎賢弟今日何以得閒 竟想到來與愚兄論法 ”
宋江一聲苦笑:“好我的哥哥欸 你還有閒心論法 你可知 如今的梁山已經風雲變色 ”這正是:
英雄雄心開宏卷 燕雀雀舌進佞言 卻不知後事如何 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