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霸宋西門慶> 第六五章 出使遼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五章 出使遼國 (2 / 2)

程萬里聽著,卻是不動聲色,只是幽幽地嘆道:“唉!父母賣命,兒孫無能!這故宋大遼,都是如此啊!”

耶律餘睹的笑聲戛然而止——程萬里這句話輕飄飄的象四兩棉花,卻一金箍棒砸到了遼國皇帝耶律延禧的腦袋上,耶律餘睹還笑得出來才有鬼呢!

兩個人就這樣一路鬥著口,言語激烈處,不免各自都裝了一肚子閒氣,但生氣之餘,卻也不由得惺惺相惜,私交卻因此親密起來。

這一日,終於進了遼國國境。遼國早已得報,自有負責招待的官員前來迎接。核對了中華聯邦使節團的人數之後,使者笑臉相迎,將程萬里一行人迎入遼國國內。

令程萬里大皺眉頭的是,這些人迎接就迎接吧,居然在自己坐的車轎後面還拉了一口大大的棺材,看著就叫人瘮得慌。

耶律餘睹覽貌辨色,這時便得意洋洋地向程萬里道:“程大人休得詫異,我方準備這一口棺材,卻是一番大大的好意啊!”說著,耶律餘睹也如數家珍地給程萬里講出一番掌故來。

原來,故宋天聖年間,有侍御史知雜事章頻被派出使遼國,結果這位章大使命苦,居然死在了遼國境內。

要知道,遼國的風俗,人死了從來沒有棺材一說,都是先將屍體置於山樹之上,三年後才收其骨一火焚之,火化時還要酌酒而祝曰:“冬月時,向陽食,若我射獵時,使我多得豬、鹿。”

如此剝削剩餘價值,如果是漢族的鬼魂,一定要讓這幫不孝子孫冬月時不得食,射獵時箭箭落空的。

當然也有講究的遼國人,那些皇帝貴族肯定是要造棺材,築墓室,讓自己死也死得舒服一點兒。但是這些人是上層階級,他們的數量過於稀少,不可能天天都有人大批次去死——雖然這是老百姓們淳樸的願望,可惜沒辦法得到滿足——因此殯儀類的市場需求不旺,以至於章頻章大使死時,偌大的遼國刮地三尺,竟然翻不出一口棺材,遼國又多是草原,想伐棵樹現做,都找不到下鋸的物件——可憐章頻章大使遭了巨罪了,他的屍體直運進了范陽才得已勉強入斂。

這個臭大街的教訓,被遼國人深深吸取,從此之後,遼國常備了一批漆好的棺材,妝以銀飾,每當有南朝使者入境,棺材就兢兢業業地隨使者而行,萬一使者發生個什麼三長兩短,前腳一嚥氣後腳就可以趁熱裝裹,真正做到了有備無患,堪稱古代五星級公款旅遊服務。從此,這個代表著遼國人民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就這麼一代代地留傳了下來。

程萬里聽了,也只有苦笑,遼國人明知道漢人忌諱這個玩意兒,卻還是要抬了跟在你後面招搖過市!於是程萬里暗暗咬牙——自己絕對不死在遼國境內,絕對不沾遼國這一口棺材的便宜!真要死,也要憋著一口氣回到中華聯邦再死!氣節氣節,把這口氣節約回去,就是氣節了!

萬幸的是,一路平安,程萬里始終沒有得到能令他憋一口氣的機會,算是難得的幸運。坐著幸運車轎,程萬里一行人一路過白溝,過涿州,在蘆溝橋歇了一宿,程萬里帶著中華聯邦使節團在蘆溝曉月下焚香祭拜了一番,然後穿燕雲而過,到達了遼國的京都。

抬頭看著眼前的這座雄城,程萬里思潮翻滾,不由得想起了出使前西門慶的叮嚀教誨,程萬里心中暗暗發願道:“元首大人放心,萬里此去,必要成功!”

與此同時,中華聯邦使節團人叢中,也有一人看著遼國京城露出了冷峻的一笑:“契丹!我馬植又回來了!”這正是:

一國都城迎時雨,千秋故事寫新篇。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