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遷笑道:“其實,你們根本不懂什麼叫七情、什麼叫六慾,如果懂了,你們人宗也就不會困於功法之囿。你們這些人吶,老想著先輩所留即是好的,先輩太強,而自己太弱,境界沒法和先輩比,沒法改變前輩先賢所留之物。”
“這在天然心理上,伱們自己便先弱了一頭,所以過了這麼多年,你們的功法還是道尊所留那套,基本未曾變過。天宗如是,地宗如是,人宗亦如是!”
“孰不知道尊也曾是普通人,祂也是一步步從弱小修行為了超品,祂能做到,你等為何不能?在我家鄉有句老話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放在你們這,超品寧有種乎?”
聽到這句話,除許七安,李妙真、鍾璃、洛玉衡、慕南梔心裡一震,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超品寧有種乎?
是啊,大家一樣是人,為何他們能成帝為神,自己就不行?巫神、道尊、儒聖,可都是從普通人修行成超品。
“不要因為覺得道尊境界太高,就畏懼去改變祂所留之物。的確,道尊境界很高,祂所留之物對你們來說,改起來確實很難,但這不等於不可改變。”
徐遷侃侃而談:“先要明白,世間一切都基於最基礎的物和理,道尊給你們留下的功法同樣如此,也是由基礎的道理搭建而成。同樣是智慧生靈,道尊能懂得應用的道理,你們為何不能懂不能用?”
“你們可能覺得道尊天資遠超你們,其懂的道理多,你們和道尊沒法相比,但又不是叫你們立刻將整部功法全部修正,你們可以一點點研究,逐漸去改,一個人智慧不行,那就十個人,十個人不行,那就百個人,一年不行,那就十年,十年不行,那就百年。”
“一點點將整部功法吃透,一點點修正,人宗這麼多代人,總能對功法有一些改變!”
“但你們並沒這麼做,一是天然覺得自己無法和道尊相比,改不了;二是跳不出道尊所留框架,你們的想法依舊沿用的是道尊的模式。道尊說用手指算數,一加一等於二,那麼你們便只會用手指算,覺得用手指算天經地義,全沒想過還可以用竹籌、用石子、用算盤……”
洛玉衡、李妙真、鍾璃都在心裡思索,好像確實如這位所說的那樣,她們的修行都是按部就班的修行,已養成了一種思維定式:一切本該如此,一切只有如此,未想過可以有別的方法。
處在這種框架式的思維中,當然難以跳出框架!
徐遷繼續道:“三是你們很少去想所修行的究竟是什麼,如人宗功法修七情六慾,那你可瞭解七情六慾的本質?”
洛玉衡張了張嘴,想說“我瞭解”,她修行人宗功法多年,飽受七情六慾所生的業火煎熬,怎麼可能不瞭解?
但話到嘴邊,洛玉衡意識到了不對,再深深一想:誒,七情六慾本質究竟是什麼?
“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慾”指的是“眼、耳、鼻、舌、身、心”,無論是七情還是六慾,都是由人心所發。
可再往深處,七情為何會由人心所發,六慾何由人心所生,又為何會影響到人,產生業火?
再進一步,這產生的業火為何需要以氣運澆滅?為何會在發作時,讓她本人在“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人格間隨機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