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遷舉了個例子:“許兄知道質能公式,知道裂變和聚變的基本原理,但你能立即造出核彈嗎?”
“再比如有本秘籍,你閱讀了秘籍中的文字,瞭解了文字的意思,難道馬上就能將之練到最高境界?”
許七安、李妙真睜大眼睛,明白了徐遷之意,學得知識和掌握知識、運用知識並不等同!
就算這位將祂所學所知毫無保留地交出,能學會的有多少?能將之掌握運用出來的又有多少?
不是有了書本,就立刻能將書中知識學會並將之運用出來,學到知識再將之付諸實際應用,那有一個過程。
簡單說即是,知識並非知曉學到便立刻能用,這正是許七安、李妙真產生誤解的地方,他們下意識以為只要擁有知識,便等同於能用。
難怪這位不擔心,其他人想學會祂的知識,達到祂的境界,不知要多久,至於超過這位,那得要更久時間。
“何況……”徐遷又道:“在他們掌握、運用這些知識的時間內,我也在不停進步,莫非你們以為我在停步不前?”
對啊,其他人在學習進步時,這位並非停在原地踏步,也在不斷學習變強啊,他們也潛意識忽略掉了這點,提出這問時,想當然先在腦中不知不覺假設了一個條件——這位會在原地不前。
“想超過我或達到我的境界,要麼發展速度高於我,那麼終會在一個時間點超過我,要麼知識有一個盡頭,我無法再前進。”
這時,許七安想到了一個漏洞,問道:“但徐兄這麼做,如果有人比伱更強、知識更淵博,得到了你畢生所學所知,豈不是輕易能找出徐兄你的漏洞?”
徐遷笑道:“的確存在這種可能,真理是絕對的,我所掌握的知識卻是相對的,如果能被人輕易找到漏洞,不正說明我掌握的知識存在漏洞,還沒達到絕對真理的級別。”
許七安沒想到徐遷會這麼回答,壞事在這位口中居然成了好事。
“真正的知識當不隨世界而變,不隨歲月推移,如果換了個世界,換了個時間,某些知識便變得無用,那麼一定是所認識到的這些知識出了問題。”
這便是徐遷如今對諸天萬界的看法,他認為諸天各個世界不一樣,有的是科幻世界、有的是武俠世界、有的是仙俠世界,但有一個最根本的本質,他如今想做的即是找到這個本質——即諸天萬界存在的最根本之理。
就像水有三態,在三態下表現出的情況不一樣,但都是H20,兩氫一氧組成,此謂本質。
諸天萬界可能很多法則都為虛假,但在諸多虛假中必會存真,徐遷想的則是從眾多虛假中找出真,最終積萬世之真匯聚,堪破諸天。
這也是他認為最正確的一條大道,堅信只要不中途隕滅,定能達到彼岸,只是不知達到彼岸後,會看到何等風景?
李妙真好奇道:“閣下所走的道路究竟是何道路?”
她聽許七安說過,在從來山谷後所見所聞中也大致猜想了一些,但仍對徐遷的道路感到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