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賈環再也無法保持鎮定和笑容,猛然倒吸一口冷氣。
他原以為這件事是賈赦利令智昏下的手尾,卻不想,竟還要往前追溯。
賈代化!
推想一下賈代化病逝的時間,正是二十年前,也就是……秦可卿出生的那一年?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似乎……
有許多事情可以解釋通了。
賈環曾疑惑,在原著世界中,賈家和忠順王顯然不是一夥的。
而賈元春是隆正帝的貴妃,那麼,賈家理應是站在皇帝那一隊。
可是,為什麼賈家最終還是被抄家流放的結局呢?
是皇帝刻薄寡恩,不念舊情?
不……
現在想來,也許,賈家亦並非是皇帝一脈,而是……廢太子一脈!
這個局,竟是賈代化所布。
再聯想曹公家族的命運,不正是因為參與到廢太子之子謀反一案中,才被徹底抄家流放的嗎?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埋禍之根便在寧,原來如此。
賈環心中一嘆,心思也愈發清晰。
相傳,寧國府這位祖宗代化公,乃是抑鬱不得志而終。
因為他的根骨不適合習武。
所以,只能承襲了宗親之爵,區區一等將軍爵。
縱然接掌了京營節度使一職,可相比於父兄當年的權勢,相比于軍機閣內赫赫威名的軍機大臣,一個京營節度使,實在寒磣的可憐。
虎父犬子,虎兄犬弟,是當時對賈代化普遍的評價。
武勳將門,講究的本是父死子上陣,兄亡弟披甲。
當年賈源和賈演便是如此,造就出了名傳千古的佳話,和煌煌武功。
已後兒孫承福德,至今黎庶念榮寧。
這是賈家宗祠前,太上皇御筆親書的聯對。
何等的榮耀,何等的威名!
可是,在賈代善率十萬大軍征戰千里北海,為國而歿後,身為兄長的賈代化,卻只能“畏縮”在京中,當一個因福廕先祖之功才得來的京營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