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拿起摺子,他一邊不禁十分苦惱,若是之前辰王還在上城,哪裡還用得著他來看這些瑣碎的事情,他不禁有些想念辰王。
不過辰王不在府裡,這個時候辰王府世子卻上了摺子,可見不是像平常那樣的請安摺子,所以他頗為重視。
匆匆將摺子看完,他便十分氣憤。
“太過分了,辰王為保衛聞人國的邊疆,在沙場上出生入死,此刻竟然還有人告他的狀!”
待看清摺子上的官印的時候,皇上以為自己看錯了,又仔細將摺子上的內容看了一遍。
他倒是相信這是彭聃齡能幹出來的事情,放眼整個聞人國,敢和辰王當面叫板的就只有他彭聃齡一人而已!
他欣賞彭聃齡的才氣個聰明勁兒,但是不代表他可以任性妄為,君臣猜忌,可是大忌,更何況他和斌弟不止是君臣,還是血濃於水的手足!
看著漸晚的天色,皇帝還是決定將這件事情大事化小,明日早朝之後,單獨將彭聃齡留下來,對彭聃齡稍加訓誡就罷了!
畢竟彭聃齡是一國丞相,他有勸諫之責,但是他一路走來,太順利,沒有遇到過什麼挫折,若是因為勸諫這件事情就大肆的責備他,難免傷了年輕人的意氣。
他很欣賞彭聃齡意氣風發的一點,他認為聞人國也需要這樣的人才,所以在這一點上,他只好讓自家弟弟受點委屈了!
……
翌日,早朝過後,皇上還沒開口,沒想到彭聃齡自己留了下來。
“難道他知道自己寫的摺子被人呈了上來?”皇帝不禁心想,若是彭聃齡是來認錯的,他很願意給他一個臺階下。
沒想到彭聃齡不僅沒有要認錯的意思,反而和辰王府的人較上了勁!
“辰王府大少爺,怎麼了?”皇上斂去神色,隱隱有些不耐的問他道。
不過彭聃齡一向如此,敢說別人不敢說的,當然也有本事能討別人在皇帝這裡討不到的歡心,所以一旦彭聃齡說的事情不合皇上的心意的時候,他都會露出幾分不耐的意思,不過每次彭聃齡都可以化險為夷,並且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彭聃齡知道一提到關於辰王府的任何事情,皇上都會因為是他提出來的露出不耐,所以他也沒有將皇帝的反應當會事。
這是他們君臣之間常會出現的反應。
“辰王府大少爺是辰王的長子,能夠被辰王找回來,當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不過,正如之前所說,辰王府大少爺畢竟是辰王的長子,身世人品還是十分重要的!”彭聃齡從容的說道。
“你是懷疑辰王府世子的身世,還是辰王府世子的人品?”皇帝只覺得怒火一下子竄到了腦袋頂,因為對辰王沒有辦法,就轉而將矛頭對準了小凡嗎?
看來他平時還是太縱容他了,給了他覺得可以對付辰王可以不擇手段的錯覺!
小凡才到上城不久,若是對上彭聃齡,可能討不到好處,此時他這個當皇伯父的不出面維護自己的侄子,難道要看著孩子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