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行科舉制,李唐的好幾位皇帝也是出了大力的。
他們跟世家門閥鬥了幾十年,直到世家門閥的力量削弱以後,才正式的將科舉制徹底推廣了下去。
再他們徹底推廣科舉制之前。
那些個學子們想要參見科舉,可是需要名門望族,以及一些朝中官員點頭推舉才行。
李唐敗亡以後。
我大宋立國。
我大宋立國以後,也推行了科舉制。
而我大宋的學子,不需要那些名門望族點頭,也不需要朝中官員推舉,便能參加科舉。
只要他有才,只要他沒有作奸犯科。
他就能進入到科場。”
說到此處,寇季看著王曾笑道:“所以,想要革新,不流血是不可能的。我們要革新的制度,比科舉制要大、要多,產生的影響也必然超過科舉制。
所以我們要面對的困難,或許比推廣科舉制還要多。
所以我們必須要做最壞的打算。”
王曾咬著牙道:“你想讓官家自己造自己的反嗎?”
寇季攤開手,反問道:“那你說說怎麼辦?什麼也不做,眼睜睜的看著那些蛀蟲們趴在大宋身上敲骨吸髓,直至大宋敗亡?
讓官家自己造自己的反,總比讓別人造官家的反要好。”
王曾瞪著眼,盯著寇季道:“事情沒你說的那麼嚴重。”
寇季淡淡的道:“事情嚴不嚴重,你王曾心裡清楚。大宋民間的造反率,可是歷朝歷代最高的。
大宋若是沒有問題,民間百姓為何要造反?
嫌活的太舒服?
還是覺得活著浪費糧食?”
王曾被懟的說不出話。
寇季繼續道:“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它就像是星星之火,在大宋的每一個角落不斷的閃爍。
現在,我們能壓得住它,所以可以當它不存在,也可以說它不嚴重。
可當它徹底連成一片,形成了燎原之勢的時候。
你告訴我,到時候那什麼去熄滅它?
誰又能熄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