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頌> 第0902章 千人千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902章 千人千面 (4 / 8)

編制籮筐和籃子的手藝,並不是什麼稀罕的手藝。

原材料基本上就是樹枝、竹條、藤曼等物。

幾乎沒有多少成本。

民間會這項手藝的人很多。

所以出現在市面上最多的就是籮筐和籃子等物。

由於此地的百姓在大宋的時候是赤貧的百姓,所以他們手裡並沒多少錢財。

所以交易的時候用的錢財很少。

幾乎都是以物易物,又或者用俘虜來抵賬。

比如一個小籃子值五文錢。

有人一口氣拿了四個籃子,就可以讓自己家裡的一個俘虜,去對方家裡做工兩日抵賬。

又或者將自己家裡分配到的馬匹,借給人家使用兩三日抵賬。

良田裡的莊稼,可不是種下以後就完事了。

中間還要鋤草、鬆土,旱時還要挑水灌溉。

所以百姓們在種下了莊稼以後,還要時不時的去田間勞作,以助莊稼茁壯成長。

所以百姓們即便是將莊稼種下去了,也需要勞力。

特別是將草地開墾出了良田的第一年,地裡的野草總會在不經意間冒出來,所以經常要去鋤草。

距離臨橫府遠的,幾乎都是百姓在叫賣。

距離臨橫府近的,不僅有百姓,也有一些商人參雜在其中。

寇季稍微打量了一眼,大多是鹽商和皮毛商。

鹽商們揹著鹽袋子,在百姓們中間穿行,時不時的放下鹽袋子,跟百姓們交易。

百姓們有錢的給錢,沒錢的可以賒賬。

待到了秋收以後,用糧食抵債。

用糧食抵債的話,鹽商們會將糧食壓在一個極低的價格上。

到了秋收以後,鹽商們賺的可就不是一點點賣鹽的錢。

百姓們每一戶最少都有一千畝地,秋收的時候收的莊稼必然不會少,所以不怕鹽商在這個上面佔便宜。

鹽商們也不怕百姓賴賬。

畢竟,鹽鐵都是官營的。

幾乎能做食鹽生意的,背後都有官府的影子。

所以百姓們跟鹽商交易的很愉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