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頌> 第0797章 臣天生獨具慧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797章 臣天生獨具慧眼! (4 / 8)

范仲淹坦言道:“朝廷突然改路為府,學生身為朝廷新設的第一府的知府,所要面對的都是未知的東西。如何治理一府,自然得向先生你請教一番。”

寇季猜到了范仲淹找上門會問這個問題,心裡也有腹稿,他對范仲淹道:“朝廷改路為府,旨在推行新政。新政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

朝廷治府、府治州、州治縣。

數縣為一州、數州為一府、數府為一國。

所以,你到了陝西府以後,需要做的就是指引府下各州的知州,治理各州。

各州再指引州下各縣,治理各縣。

具體如何指引,就不需要我教你了。

你曾經在地方任職過很長一段時間,知道如何治理地方。

你在河西也學習過如何帶領百姓發家致富,知道如何帶領百姓發家致富。”

范仲淹聽完了寇季的話,若有所思。

范仲淹又不是什麼官盲,他為官的時間比寇季還長,寇季一點,他就明白了府治的關鍵。

也開始思索起了如何依照新政治理地方,帶領百姓發家致富。

寇季在范仲淹思索的時候,繼續道:“隨後我會將汴京城內的紡織作坊,遷移到長安,助你一臂之力。”

范仲淹聞言,緩緩回神,他沉聲道:“先生厚愛,學生愧不敢領受。”

汴京城的紡織作坊,算是汴京城內的一大支柱產業。

算上其他各地的分作坊的話,算得上是大宋的一大支柱產業。

其產出的布料,不僅供應給大宋百姓,也遠銷到了青塘、西州回鶻、交趾、遼國,以及海外諸國。

每一歲的歲收,多的驚人。

如此一大支柱產業,從汴京城撤出,紮根到長安。

長安必然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富起來。

寇季此舉,等於是在他上任的時候,送了他一樁大功績。

以紡織作坊如今的規模,遷移的話必然會有所損失。

所以范仲淹覺得寇季的恩情,他領受不起。

寇季笑著道:“我也沒說一下子就將紡織作坊遷移到長安。我會先派遣人去長安設立分作坊。然後藉著分作坊,招工、引商。

等到長安的分作坊有了成效以後,我才會將汴京城內的紡織作坊全部搬到長安去。”

范仲淹聽到這話,臉色好看了不少,他盯著寇季道:“先生,學生不明白,紡織作坊在汴京城內辦的好好的,為何要遷移到長安去?

若僅僅是為了照顧學生的話,那大可不必。

學生承蒙官家和先生厚愛,此去陝西府,一定會引領著陝西府的百姓發家致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