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到了以後,王曾停下了彙報。
寇季將趙禎一禮,“臣寇季見過官家……”
趙禎笑著道:“四哥不必多禮。”
寇季又對王曾拱了拱手。
王曾拱手還禮。
一套禮儀走完以後。
趙禎盯著寇季笑問道:“四哥入宮,可是因為修訂史冊的事情遇到了什麼麻煩?”
寇季笑道:“錢糧、人手,官家都給的十分充足,修訂史冊的事情,暫時沒有任何麻煩。臣此番進宮,是另有要事跟官家商量。”
趙禎一聽這話,來了興致,“什麼事情,值得四哥親自入宮一趟?王愛卿也在,你說出來,朕和王愛卿仔細參詳一二。”
王曾趕忙躬身道:“臣不敢,一切由官家做主就是。”
寇季有些意外的瞥了王曾一眼,心中暗暗感嘆,趙禎如今是真厲害了,已經將內廷的宰相逼到了說恭維話的地步。
寇季心中感嘆了幾句,對趙禎笑道:“臣最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所以想將它編著出書,想請官家借調一些人手。”
此話一出,趙禎和王曾皆看向了寇季。
趙禎狐疑道:“什麼有趣的東西?”
寇季笑道:“音韻!”
趙禎和王曾對視了一眼,二人臉上皆生出了一絲疑慮。
音韻,他二人都不陌生,也系統的學習過一二,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殊之處。
寇季突然提到音韻,是打算用音韻做什麼?
二人心中有疑慮,但是並沒有開口發問,只是狐疑的盯著寇季,靜等寇季的下文。
寇季在二人的注視下,笑道:“我大宋雖然有官話,但是各地仍舊說的是鄉音。鄉音和官話中間存在著許多矛盾。
所以總是會出現許多衝突。
為此,沒少發生麻煩事。
臣此前也碰到過類似的事情,所以臣就在想,有沒有可能以音韻標註文字,編著成書,將其輸送入蒙學中。
久而久之,各地百姓除了說鄉音以外,必然會學會官話。
屆時,官場上許多因為鄉音和官話產生的衝突,將不復存在。
為此,臣請教了太學祭酒賈昌朝。
賈昌朝對音韻頗有研究,所以在臣提出此建議以後,他告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