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晉寧軍、綏德軍,被整編成了鎮北軍,搖身一變就變成了禁軍。
寇經略將折家軍的一些舊部,還有銀州城內的一些守軍,編到了一起,成了橫山軍。
估計要不了多久,我們這些守關的將士,也會被編在一起。
寇經略要打西夏人,肯定能用得上我們。
一旦寇經略給我們機會,我們就使盡渾身本事,往西夏人腦袋上招呼。
一人砍他幾個腦袋,我們也能跑馬圈地。”
圍繞在他身邊的將士們聞言,鄭重的點頭。
躲在暗處聽他們談話的守關校尉,那是淚流滿面。
自從寇經略到了西北以後,這兵不好帶了。
得虧大宋朝的軍制約束極嚴,不然話,守關的將士們恐怕都集體叛逃到寇經略麾下了。
說起來寇經略是不是對我們這些守關的將士們有意見啊?
為啥整編了別人,不管我們?
我們是不是該主動上書,找寇經略討要一個機會?
無論是砍遼人,還是砍西夏人,我們也不含糊啊。
我們守關這些年,砍下的西夏人的腦袋,可不少。
我們能打。
守關的校尉一念至此,也不繼續躲在牆角聽牆根,他決定回去寫文書給寇季,讓寇季給他們一個機會。
守關的校尉,那可是官員,知道的訊息可比尋常的將士們多。
他深知,跟著寇經略混,不止可以混到地,還能混到爵位。
寇經略在河西作戰的時候,捧出了三公一侯十二伯。
在西北作戰,捧出了一公四伯。
寇經略若是真的要跟西夏人開戰,他若是跟著混跡一圈,保不齊也能混一個伯爵加身。
守關將士們的心思,寇季自然不知道。
寇季到了銀州城以後,覺得長城沿線的各個關口的將士們都不錯,在抵禦遼人、抵禦西夏人的時候,作戰都十分勇猛,也沒有出什麼疏漏,就沒有生出動他們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