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利遇乞瞪起眼,喝斥道:“我大夏又要為他人做嫁衣?”
夏先生嘆氣道:“如今我西夏不借助遼人的力量,根本不是大宋的對手。為他人做嫁衣,不是因為我們慷慨,而是因為我們弱。”
野利遇乞緊握著拳頭,沉聲道:“遼皇會答應?”
夏先生沉聲道:“十五萬遼兵精銳葬身西北,足以讓遼皇警醒。放眼望去,唯有我西夏可以幫助遼國一起對付大宋。
遼皇若是不蠢,一定會放下前嫌,跟我西夏結盟。”
野利遇乞猶豫再三,最終還是依照夏先生的話做了。
在他吩咐人前去傳信以後,盯著夏先生問道:“難道我大夏此次真的佔不到半點便宜?”
夏先生沉吟了一下,對野利遇乞道:“我西夏若是有大宋的仁義名聲,可以去東勝縣附近的地方,藉機招攬一些小部族投靠我西夏,從遼國抽取一些人手,充實我西夏的力量。”
野利遇乞橫了夏先生一眼,沒有開口。
夏先生這話,等於沒說。
西夏在百姓們口中,哪有什麼好名聲。
只聽說過西夏的百姓往大宋逃的,還從沒聽說過大宋的百姓逃到西夏的。
百姓們到了大宋,縱然再被欺壓,也比在西夏過的好。
猶豫西夏苛政的緣故,每年從西夏出逃的百姓們很多。
西夏的擒生軍,就是因此催生出來的。
普通的百姓們逃了又逃,逃的沒多少了。
西夏貴族沒有多少百姓可壓榨了,就只能透過掠奪敵人的人口,來彌補這一點。
夏先生和野利遇乞在商量著如何應對寇季的報復。
寇季卻根本沒有急著報復他們。
在王凱和折家軍校尉掃蕩乾淨了麟州城外的疆土以後。
寇季就帶著所有的將士們出了麟州城。
跑馬圈地,是寇季答應給將士們的獎賞。
如今地方已經清理出來了,自然得分給將士們。
軍中的文書、監軍們,一個個翻看著功勞簿,對照著將士們圈地的時間。
一切準備就緒以後,隨著寇季一聲令下,跑馬圈地正式開始了。
一個個有功的將士們,坐上了馬背以後,騎著馬玩命的往外衝。